在博弈论中,有一经典案例:猜疑链。
两个人不进行沟通,
只是在脑海中疑疑:
A猜疑B是怎么想的,B猜疑A是怎么想的,这是第一层;
A猜疑B在猜疑自己,B猜疑A在猜疑自己,这是第二层;
A猜疑B在猜疑A在猜疑自己,B也是如此,这是第三层。
很绕,但可以无限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说猜疑链?这个跟笨功夫,有什么关联。
人都有想,走捷径。
可以不劳而获,就不劳而获;做不到的话,就想办法绕过去了;一旦开始绕的时候,人就自以为聪明。
因为绕不过去。
自己能想过的,别人都想过,做过;要么是路边的酸李,没人吃;要么是风险太大,很难把握;再再就是被限制,不允许过去。
没有一条选择是好的,轻松获利的事,已经被人占据,所以限制住;凡是鼓励别人去做的,就是有风险,摸不准。
有坑,要不要跳?
这也就是说,风浪越多,鱼越贵;越敢于承担风险的人,越能获得巨额利润;但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笨功夫,才是最合理的。
往往是没有办法的人,以身殉道,走不出去,所以拿命赌明天;能成就闯出一条路来,不能成,就消失在了世间。
扎硬寨,打呆仗。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扎扎实实把基本做好,缓慢往前推进;只要自己还在,就永远有机会;而过于跳脱,很容易被优先淘汰出去。
明明很先进的方法,为什么被称为笨功夫?
因为慢,粗糙,简单,不那么优雅,不那么快速,不符合人性急于求成的需要,所以显得笨。
但要清楚,不能真笨。
只是一种策略,无论是做事,还是解决问题,亦或是成长,用的是一种,迈一步,是一步的策略。
但不能真傻,在那里拖延,在那里游荡。
人生有一条主线,是没有捷径的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只能一步一步走;
但是还有许多副线,要面对杂事,琐事,小事,很容易讨巧的;就是不那么耐得住。
用笨功夫,从一而终。
因为花的都是自己的时间,而时间的价值是一样的,既然要花,那就要花得认真,容不得取巧。
巧,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要尽量避免,不是避免巧,而是事情,那些急躁的浮躁的事情,干脆就放弃,还能清爽许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