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海大鱼
[题解]:
据盛伟《蒲松龄年谱》记述,康熙十一年(1672)夏,蒲松龄与高珩、唐梦赉等8人同游崂山,并作《崂山观海市作歌》。这好像是蒲松龄唯一的一次胶东等崂山观沧海,并搜集相关的民俗素材。《聊斋志异》中有关崂山和海上传闻的故事,大多都与这次游历有关。

素闻海滨向来没有山峦叠嶂的景致,不想却在某一天,忽然有人看见峻岭重叠绵延,一直延伸了好几里,众人见了以后,都非常惊讶,心中更觉得非常怪异。
又有一天,这些高山忽然间自己飘忽移走了,一瞬间尽皆消失不见。
人们便争相传说,大海里面有一种大鱼,每逢清明节时,便带着一家老小前来拜祭祖坟。所以,人们往往都会在寒食节那天,便能够看到那天的奇怪景象。
五十五、张老相公
[题解]:
这是一篇描写一位老人因为妻女报仇,而被鼋怪吃掉的故事。
老人的复仇,其一是老人的性格异常突出:爱憎分明,感情强烈。他很爱即将出嫁的女儿,亲自带着妻女原从山西来到江南的金山采买嫁妆,知道金山有鼋怪出没,不停叮嘱家人不要做腥膻食物,当妻女被鼋怪吃掉后,决定立即复仇,并不是简单草率地找鼋怪拼命,而是有条不紊地拜见寺僧,调查研究,寻找妥善的复仇方法。其二是老人报复鼋怪的方法奇特而巧妙,富有传奇色彩,完成了常人几乎难以完成的复仇行动。

张老相公,乃山西人氏。他的女儿就要出嫁了,便带着家眷前往江南,亲自张罗为女儿购置嫁妆事宜。一路行船,到了镇江金山时,张老相公先行渡江,并嘱咐家人呆在船中时,切不可烹煮腥膻食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这一带,江水中有一个鼋鱼精,只要闻到香味便会冒出水面,破坏船只,吞吃游人,为害时间日久,众人皆知。
张老相公走后,家人一时忘记嘱托,在船中烤肉吃起来。忽然间一个巨浪,立刻便将船只掀了个底朝天,妻女都沉入水底,等张老相公驾船回来时,只剩下哀痛悲伤,恼恨至极,简直痛不欲生。痛定思痛之后,他心有不甘,准备相机报复,找出这个鼋鱼精一决生死。他先是登上金山之上,拜见了寺中僧人,并详细询问鼋鱼精作怪之事,准备找它一报杀害妻女之仇。僧人听后,无不害怕地说道:“我们每天守着这东西,唯恐惹上灾祸,只能是如事神仙一般待它,只是乞求它不要发怒,且按时宰杀牲畜,切割一半投入江中,鼋鱼才会跃出水面,吞吃完了便扬长而去,谁还敢与它正面为敌呢!”
张老相公听了这番话,却并不气馁,反而突然心生一计。他雇来铁匠,在半山腰砌炉炼铁,终于冶炼出一个大铁块,烧得通体火红,足足有百余斤重。接着又日夜观察研究,搞清楚鼋鱼精经常出没的位置,请来二三个健壮男子,用大钳将铁块夹起来,扔入江心。那鼋鱼精不一会儿便腾跃而出,一口便将大铁块吞下去,之后便沉入江底去了。不一刻,只见江面波涛汹涌,浪高犹如山峰耸立,又顷刻之间,风平浪静,鼋鱼精终于因不堪铁块重负,且吞食肚内被铁块高温烫煮,一命呜呼死了。
过往游人以及金山寺中僧人,得知鼋鱼精终于被杀死,都高兴万分,之后便在江边建了张老相公祠庙,并为他塑像祭拜,将他当作水神供养起来,人们只要有事相求时,只要前去祈祷一番,无不灵验。
正所谓:话说聊斋无尽事,下回必定遇鬼神!
各位看官喜爱之时,务请点赞关注,倍感荣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