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提供给养

提供给养

作者: 耳东草西 | 来源:发表于2023-11-02 09:15 被阅读0次

    今日分享

    爱孩子并不是

    给他们一个目的地,

    而是为他们的旅程

    提供给养。

    by《园丁与木匠》

    ——————————————————————————————————

    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艾莉森高普尼克

    《园丁与木匠》,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她推翻了经典的“白板说”,是心理学理论创始人之一。

    他是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专家,是首位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专家。

    这本书通过“园丁”式育儿观念与“木匠”式育儿观念的比较,告诉人们,父母的职责是首先做好自己,其次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我比较认同《园丁与木匠》这本书中的育儿观点。它说,爱的意义不是为了改变我们所爱的人,而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让他们蓬勃发展;爱的意义不是塑造我们所爱之人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不是为了给他们展现道路,而是让他们有勇气,有责任自己选择人生道路。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小时候由父母照顾,长大及成人后,自己对自己负责。我们自己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所以深感欣慰,正是父母在幼年和成长过程中对于我们的帮助,让我们现在可以努力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

    01 我们多在木匠式育儿环境中长大,这种观念到底有何不妥之处?

    说到木匠式育儿环境,就牵出“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最近两年这个概念比较火,原因在于我们越活越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我们每个人身上欠缺的地方,都源于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和父母的影响。

    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缺少父亲或母亲的陪伴,所以长大的行为表现多为寻找小时候缺失的那部分爱,或会导致以后的婚姻生活矛盾重重。

    比如家庭教育严厉,父母干涉比较多的孩子,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几乎一切都按照父母安排好的既定路线行走的孩子,长大后所从事的事业或所在的家庭环境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生活相对比较痛苦。

    电视剧《小欢喜》中,英子的遭遇就是典型“原生家庭”影响的例子,孩子活在母亲的影响下,很少能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导致英子抑郁。

    这些所谓“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可以说是木匠式育儿的弊端。木匠式育儿观念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孩子的成长生活多受父母管控和安排,所以孩子缺乏对是非判断的主见,遇到做人生选择题时多依赖父母的意见,遇到生活困难缺乏挑战的勇气,选择逃避让父母做“保护伞”。

    二是孩子长大的行为和规范以父母或其他人做参照。孩子长大后感觉活的是别人的人生,而不是自己的,精神上容易陷入痛苦之中;或者由于活法失败,孩子容易自卑,缺少自信。

    木匠式育儿观念产生的弊端,产生的根源多在于父母太在意自己和太在意孩子了。

    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未完成的心愿或理想,想要把实现理想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那个成功的自己。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强加给孩子,比如父母曾想成为钢琴家,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父母就把这个愿望让孩子实现。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弹钢琴,从小给孩子安排练习。

    比如父母自己曾经是学霸,他们认为孩子也要成为学霸,当孩子因个性,竞争,环境等因素影响没有成为父母心目中的佼佼者,或偶尔考试失利时,父母会给孩子报班,将孩子的学习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

    还有就是父母太在意孩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父母的关注点已不是曾经的温饱、住房问题,逐渐转移到教育问题上。

    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父母有经济能力给孩子提供各种优越的学习条件,于是孩子的生活被各种补课班、特长班,兴趣班占领,几乎没有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

    木匠式育儿观点是传统的,也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

    02 园丁式育儿即是所谓的科学“放养”,它遵循孩子身心成长规律

    园丁式育儿,顾名思义,就是像园丁一样照顾和维护花园里花朵的成长,它有与传统育儿观念不同的理念就是,不干涉孩子的自身成长,而是倾其心力帮助孩子成长,并成为他们自己。

    艾莉森高普尼克在书中说“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是要提供充满爱,安全且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

    园丁式育儿观念是建立在遵循孩子身心成长规律基础上,父母或照顾者根据孩子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孩子专注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园丁式育儿有四种育儿主张,分别是:孩子可以边看边学、边听边学、边玩边学,边练边学,而父母的职责是保护好孩子的同时,了解和懂得他们学习的逻辑,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

    边看边学不是刻意教授,而是自主学习行动。在孩子的大脑逻辑里,他们可能对别人提供的信息敏感,不愿意被动接收知识。

    他们会主动解读并试图理解人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孩子会把看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逐渐理解周边环境,和周围人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边看边学最有效的方式是模仿,孩子的模仿行为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有助于孩子了解物体是怎么工作的,可以了解人是怎么工作的。模仿即是让孩子学习事物的因果联系,比如孩子会通过反复试错,或者观察其他人或事件来学习。

    ————————————————————————————

    03 面对传统育儿观念与新育儿观念的冲突,父母应该如何做?

    传统木匠式育儿尽管有一些弊端,但它是经过代代父母千锤百炼,以身试教总结的经验积累,有其自身的优势。尤其是在竞争压力大的今天,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父母期望并正在行动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依然是父母们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在孩子的学习上,父母更加上心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有时不由自主地就过了一个“度”,导致一些过度控制,父母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的样子成为成功人士。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对传统育儿观念有所鉴别,学习并吸收新的育儿观念。比如园丁式育儿观念,尊重孩子自身成长规律,让孩子自由地从探索式学习到掌握式学习,学习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知识,成就孩子个性化,有所专长,人生有所成就,有意义。

    1、父母言传身教在育儿过程中很重要

    在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一个现象,孩子个性很像他(她)的父母。比如孩子特别爱讲话,他们的父母有一方就是特别爱讲话,而且孩子爱讲话的特点与父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孩子经常熬夜凌晨12点之后睡觉,观察他们的父母有晚睡的习惯。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原因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仔细观察父母是怎么做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尤其对于学龄前孩子影响更大,在他们探索式学习时,发现父母是这样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这样生活的,他们更会学习如此去生活。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与孩子沟通并倾听他们所说的,多问孩子一些“为什么”,也多回答一些“为什么”,可以帮助到孩子,让孩子认识到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其实,父母或其他照顾者不需要教授孩子太多知识,只需要让他们去学习就可以了,父母需做好言传身教,注重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便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2、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父母与孩子信任关系好坏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在孩子青春期时,关系不好就是剑拔弩张,关系好可以帮助孩子平和地度过青春期阶段。

    在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中,父母可以转变观念,尽量做一个给孩子提供稳定可靠学习资源的照顾者,而不是直接教导式的照顾者。

    在生活中,直接教导式的教导者往往令孩子比较反感,不说孩子,就是大人如果经常有人在面前教导,也会不胜其烦,甚至想要远离。对于孩子经常被直接教导,就会更生出叛逆的情绪。

    如果父母是提供稳定可靠的学习资源,在孩子看来,是在帮助他们成长。遇到困难,可以找父母帮忙,遇到想不通的事情,也可以找父母寻找答案。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就建立起来,而且这种“友谊”情感牢靠,是“朋友”式的相互帮助。

    ————————————————————————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传统木匠式育儿观念的分析,和园丁式育儿观念的介绍,总结出父母应该如何在两种育儿观念中取舍,让孩子获得更好地成长。

    我们育儿的目的就像《园丁与木匠》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所说的那样,“好父母不一定会把孩子变成聪明、快乐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

    孩子能够成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会选择有取舍,有自己的生活与人生,这就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共同期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供给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tn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