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儿童自然法则》,讲幼儿教育,开始讲的是大脑的发展潜力,其中举了工蜂案例。我也联想起来《梦幻西游》游戏里宝宝和野宠的巨大差别,很形象,游戏策划说不定是懂教育学的。
蜜蜂刚生下来都是一样的,喂普通蜂蜜就变成了工蜂,喂蜂王浆就可以长成蚁后。
作者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孩子出生以后,外界环境对他的影响更重要,基因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人们常常看到优秀的父母会有优秀的孩子,觉得是基因遗传问题,事实却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罗马尼亚孤儿院的悲剧也佐证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受战争的影响,保育员一个人管25个以上的孩子,根本没时间和孩子沟通,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所有的孩子大脑发育迟缓。
这套科学理论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梦幻西游》游戏,这是我接触的第一款网络游戏。游戏里每个人物角色都可以在战斗过程中抓怪兽,拿他当宠物帮你一起打怪,正常情况下怪物是有等级的,很小几率会出现0级状态,0级基本没有攻击力,因为在名称后面带了宝宝二字(比如强盗正常10级,偶尔会刷出0级的叫强盗宝宝,有等级的可以统称为野宠,野外自己带等级的),所以大家更喜欢把宠物叫宝宝,0级宝宝才是理想的宠物选择。
因为没有人教我怎么玩,所以我遇到的怪兽哪个等级高我抓哪个,感觉攻击力更强,可后来发现这种野宠随着等级的提升根本发挥不出攻击力。而0级的宝宝就不一样了,虽然各种资质野宠和宝宝差不多,但升级后的潜力点可以从一开始就加到你想要的能力上,比如攻击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宠物能力远远强于野宠。这也是后来一起玩的小伙伴告诉我的。
今天读书后回想起来,这游戏做的还真是合理。不过游戏还是得少玩,娱乐即可,可不能上瘾。为什么会上瘾呢,实际上是游戏具备未知性、可衡量的成长感以及可重复性,樊登老师讲过一本书叫《上瘾》,科学的解释了人为什么会上瘾。上瘾本身不是坏事,如果把教育做的像打怪升级一样,让大家都上瘾也是好事。
话题扯的远了,回到正题。出生的时候,大自然给予人类一个容量超大的大脑,却不给我们预先填充太多的东西,对比其他生物,这算是发育不完整、存在缺陷,但正是因为这个不完整,才给人类留下了无限的发展潜能。
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可是呢,现在的我们没有足够完美的教育体制来去挖掘每一个人的巨大潜能,不好的教育反而成了限制孩子发展的囚笼。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更注重提供好的环境,不去限制他们,最多做一些科学的引导,让他们自由的激发无限潜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