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
从前,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俩夫妻,养了一个像枣核一样大的孩子,夫妻俩非常喜欢这个孩子,所以给起名叫“枣核”。
一年一年过去了,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夫妻俩非常着急,也为枣核发愁,可枣核非常懂事,就跟父母说:你们不用愁 ,别看我人小 一样能做事情。
枣核很勤快 天天干活,学了很多本领。他帮助夫妻俩干家务活,而且蹦的很高,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爹娘非常高兴。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老百姓没法交官粮,把乡亲们的牛、驴都牵走了。
牵走了牛、驴,大伙愁的很,这时枣核站出来帮乡亲们把牛、驴,偷偷的偷回来。县官发现牲口被偷走非常生气,就到处抓人,这时枣核站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抓我就行了。
衙役把枣核抓了起来,押到大堂审问他,想用铁链绑枣核,噗的一声,从铁链缝蹦了出来,县官命令衙役打枣核,可怎么他打不到,结果三打两打最后打到了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枣核却大摇大摆地走了。
县官经过这次教训,还不善罢甘休,深夜县官又领着衙役把村里的牲口牵走了,这一切都让枣核看在眼里,天亮了,枣核去了县衙,发现牲口都被关在一间屋子里,还上了把比自己还大的大锁,这可难不到枣核,他跳着从衙役那里把钥匙偷过来,把牲口发出去,接着又把县官和衙役引到小屋子里来,趁他们不注意,迅速把锁锁上,枣核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自此以后县官再也没敢招惹枣核,乡亲们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