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乃至很长一段时间里,共产党三个字大概率意味着危险和死亡,当时流行的口号是,怕死就不当共产党。我常想,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他们选择了向死而生。在历史的缝隙中仿佛听到了这样的回答:生死人生之大事,从不关攸,但眼下民族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以肉身抵挡。
99年后的今天,一场新冠病毒危及全国,从党中央到基层,从抗疫一线到我们看不到的角角落落,我知道定有无数的共产党人面对危险选择了逆流而上。
但是我觉得也许选择面对危险还不是最难的,真正最难的选择是离开家人。在电视采访中,经常看到有很多人表示来到一线其实是瞒着家人的,还有很多小朋友通过画笔来表达对远方父母的思念和牵挂,也许是做了妈妈的缘故,这些画面真的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
我不禁想起去年有幸去到井冈山学习,了解到一位名叫曾志的女红军的故事。
在井冈山时期,那也是革命最为晦暗艰涩的时候,曾志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却在孩子不满足月的时候面临抉择,要么放弃战斗,做一个母亲,要么放弃孩子,继续战斗。作为一名革命战士的她选择了后者。
我想大家都能理解那种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后出现的小生命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看着那么柔软娇弱的孩子,哪个母亲舍得放手。
仿佛《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不戴金箍,就无法救紫霞仙子的命,可是戴了金箍,就再也爱不了紫霞了,至尊宝是为了爱情,而曾志则是为了大义,不离开孩子,就没办法救助更多的孩子和母亲,可离开孩子,那该多疼啊。
我又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封红色家书,陈觉在写给妻子的信里有这样一句: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国家有难,人民有危之际,决不考虑个人得失,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样一种“开怀天下事,不言身与家”的胸怀和奉献原是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信仰和担当。
正是有党中央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决心,有无数共产党人排头兵的身先士卒,我党凝聚起了华夏儿女最坚强的力量,一纸政令,上下一心,面对疫情,我们会怕,但我们更有信心。
回首中国那些最著名的神话故事,会发现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女娲炼石补天,再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还有大禹治水。这些故事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中国人从来不屈服于任何压倒性的力量,而是在面对一个个困境和挑战的时候,用行动征服一切。
天地不分,劈它
天破了,补它
天上太阳太多了,射它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纵然是个人的力量也不惧对抗大海和太阳
愚公移山,更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矣的力量征服大山
还有大禹治水,面对灭失洪水,我们没有修一条诺亚方舟躲起来,而是父子两代人变着法的治理疏通。
面对困难不屈服,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而人民则是刻在共产党信仰里的基因,所以我为有这样民族精神的祖国而骄傲,为有一心为民的政党而自豪,我知道,无论我们遭遇什么,祖国会给我最好的保护,而我也会为护佑这样的家国而奋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