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是人类各个时期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华五千年历史翻涌,山河,也是人类苦难、战争、文明变迁的见证者。今天的山河,因昨天的历史而成形,昨天的历史,也因今天的山河而传承。光影更迭中,历史悄然磨砺了山峰,宽广了河水,而山河,目睹了历史沧桑,将人类奋进抗争、文明跋涉的历史脉络融入内里,重建破碎,默守孤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力量与情怀,也成为中华民族鲜明的特征。
山之风骨承厚德
在古代,人们认为高山“峻极于天”,对其加以崇拜,称为“岳”。五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以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命名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华山山势陡峭,以险著称;衡山古木参天,秀丽多姿;恒山峭壁侧立,怪石争奇;嵩山群峰挺拔,以峻闻名。高山入云,风格各异,其美壮丽多姿,无与伦比。而山的惊艳不止于色彩与外形,更在于它的风骨与正义。
山之巍峨,是雄伟也是稳重的象征,寓意安定内敛,临危不乱;山之嶙峋,是奇秀也是风骨的外露,纵有一身孤与破,也要傲然耸立;山之苍翠,是俊美也是柔软的包容,容万物生长,渡草木荣枯。一座山,有它的外貌,也有它的性格。它可以不惧任何压力坚挺于云霄之上,也可以满眼柔情,环抱住山之万物。它更像智慧的老者,眉目中镌刻历史的荣光,安详中蕴藏英雄的正气,无声地向后人讲述人类文明的变迁历程。
河之柔情载千帆
如果说山的格局是稳,是立,是坚定,那么水的气质则是柔,是变,是通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诗人的感慨,也是古老长江的心声。今天的长江,江面风平浪静,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三国时期,关羽在单刀赴会鲁肃的途中,在沧海横流、惊涛拍岸的激越江水中,泰然自若、勇立船头的悲壮气概,依然能感受到历史的英雄们在面对山河破碎、百姓涂炭时的悲愤与英勇。长江有一颗柔软的心,它咽下战争之苦,静看悲欢离合,默送英雄行至远方。当历史远去,江水却依然流淌,它以永不停息的生命力昭示着坚韧、奋进的属于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情。
再看黄河之水,它可以是平缓的,也可以是激越的,它懂得变则通达的道理。当它蜿蜒盘旋缓缓流淌,蕴藏的是一种端庄厚重、从容淡定的格局,因势而变,迂回行走;当它气势磅礴奔涌向前,昭示的是一种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精神,滚滚滔滔,一泻千里。无论哪一种,都是黄河行走的智慧。
做人当学山与河
反观我们人的一生,与山河命运有相通之处。苦难与荆棘、破碎与重建是我们成长途中的必经之路,要扛得起委屈,经得起风雨。若在人生低谷期,不妨放眼看看祖国的山河,在大山大河中发现生存哲学,寻找光的方向。
首先是学习山的坚定与柔软。高耸入云的山无疑是厚重坚硬的,唯坚定才能不被外力撼动,才能保持沉静与仁厚。而它的柔软来自于对山之万物的包容与滋养,一刚一柔,很好地对抗了外力又涵养了内在,从而焕发出绵延不绝的生机与光辉。人也需要刚柔并济,无所畏惧、坚不可摧固然可贵,也需要有一颗柔软善良的心感受世界,滋养心灵。
其次是学习河的宽阔与迂回。河之宽广,能载千帆;心之浩瀚,也能容万物。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往往是因为立场不同,所以选择不同,不必执着对与错。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别人,便会在心的位置腾出一些空间,种花养草,静待芬芳。河之激越,代表勇敢,代表力量,代表通畅无阻,奏响的是壮阔的音符。而人生不会永远坦途,折点上可以学习九曲黄河水,蜿蜒不息,迂回前进,迂回的速度慢了一些,但贵在平缓与坚持,终归是能到达终点。
然后是学习“山河有大美而无言”的低调。千姿百态的山河美景,给我们带来震撼的美,畅想的美,优雅的美。它们从不言语,只是留给人们足够的空间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美,也许是一处山巅,也许是一个角落,都有着动人的美。而人,也要学会少言不言,只管静水深流,蓄积力量,优秀自己。美而不自知,才是最高级的美。
心中容有自己的山河
欣赏山河,学习山河,其实是一种心境的开阔,心灵的熨帖,是对山河力量与情怀的深度理解。当内心足够笃定,心中便留下了一片自己的山河,坚定了内心,沉稳了性情,宽阔了格局,容下了悲喜无常,如泰山般沉稳厚重,如江河般柔软宽阔。在自己的山河中,既有心河浩瀚载千帆的外在格局,又有一半烟火一半清欢的内在修为,能容不顺之事,沉着应对,也能发展兴趣、培育安静丰饶的内心世界,以繁花朵朵对世间凉薄。
光阴流转间,山河从来不语,只是静看历史风云,默睹文化兴衰,积淀文明厚度,深藏人文哲思,引后人无尽思量。当我们踌躇不前,阅览山河,心有山河,或许能为我们找到热爱与喜悦,找到光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