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段话是孔子讲颜回的,颜回是孔子最得意和最欣赏的弟子,这在《论语》当中是能看出来的。
大概得意思是:
孔子说,我跟颜回说上一整天的话。他一句对答都没有,只是听,也不提问,像是很愚笨的样子。
但是在离开以后,孔子就观察颜回自己独处的时候——“亦足以发”,就是按孔子说的做,原来颜回不傻呀!
这就让我们想到《论语》开篇的那句“学而时习之”,学习不是知道了就好了,要练习才知道老师说的对不对,或者适不适合自己,或者悟出老师没说的东西。
读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借着”批判性思考在课堂上去提问或者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我也并不反对这样的做法,如果有新的想法当然应该提出来,但是,据我的观察,大部分其实都是在为自己既有的观点辩解,而说到课下了之后自己去实践、去练习的就更加少了。
所有的学习,提问可以吗?可以。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老师争论可以吗?我觉得也未尝不可。
但是,对学的东西在头脑里有基本的概念以后,就要在生活中、工作中去实践,去练习,看看是不是真的是这样,老师可能是错的,但你要实践以后才知道,而不是在头脑里面演练。
很多人学习都是在“脑补”,在头脑里思考、演练,这重要吗?也很重要,但是,这应该说是学习的基本素养,因为你首先要理解,你不理解,学的东西你没有学会,你也没法实践。
但是在学会的基础上,不能老是在头脑的层面去想象,要到现实世界里去实践学到的东西,尤其是自己在头脑的演练中十分认可的东西,就要尽快在现实世界当中去使用。
你再喜欢、在认可也只是在你的头脑当中,一旦进入现实世界,就会让你知道这是不是真实是好的,或者说是不是适合自己的,而且也会在这个基础上让你涌现出更多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的开始。
知识只是为你打开一扇门,自己在现实具体的事情上展开的练习和实践才是学习之旅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