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秋江待渡图

秋江待渡图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3-12-13 07:44 被阅读0次

元代画家盛懋的《秋江待渡图》,在构图上与上一幅《秋舸清啸图》十分相似,都是近景岸边杂树高大;中景江水浩渺如烟,远景山峦连绵起伏。

秋江待渡图

近景中,画家先设计了一个高些的小山岗。山岗上的土石以带淡墨皴线勾画出山体的轮廓。

山岗上生长着几棵高大的杂树。我们看树的安排上,从近至远成s型,与上一幅画基本相同。

尤其是最前面的两棵树,一直一曲,树的形状同《秋舸清啸图》中前面的两棵树十分相似。

再看这些树木的叶子,浓淡、形状各有不同,点叶、夹叶,无叶,各具变化。

山岗右侧,一堆小石头与之呼应。

水中的芦苇,有的叶子已经弯折,显露出深秋的姿态。

芦苇之上,可见几只野雁在江面上自在飞翔,为宁静萧逸的秋日江边增加了活泼与动感。

左侧的树林间,画家悄悄地安排了两个看似不起眼,实则十分重要的人物:

一位文人模样的老者正悠闲地坐在岸边;一侧侍立的仆人则转头看向江面,似有等待之意。

顺着两人的目光,向远处,再远处,遥遥可见一艘篷船,载着️四位客人,三个船夫摇着橹悠悠而来。

这几位客人,是否是岸边那位老者要迎接的友人呢?也许是,也许不是。

虽然有江水相隔,岸边等待的两人的目光,像一条无形的风筝线,让两岸气脉相连。

极目远望,群山起伏,层层叠叠,将空间拓展到无限处。

一座高峰,兀自独立,吸引了观者的目光。

山体自然用淡墨加以柔和的皴线,与近景中的小山岗遥相呼应。

山间杂树丛生,与山岗上的丛树遥遥相望。

纵观整个画面,虽然画的是深秋,却并不凄寒,反而给观者一种自在隽逸之感,有一种文人的悠闲清雅。

在景物安排上:画家将近景画得十分繁茂浓重;远景虽颜色浅淡,却也层叠密置;中间便安排江水渺渺,使得画面一下子变得舒朗开阔起来,也形成了节奏上的变化。

《秋江待渡图》为纸本水墨画,纵112.5cm,横46.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相关文章

  • 元,盛懋《秋江待渡图》

    《秋江待渡图》轴,元,盛懋作,纸本,墨笔,纵112.5cm,横46.3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秋江待渡图》以...

  • 秋江待渡

    【山色空濛翠欲流,长江浸彻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 喧嚣尘世,你我都是待渡之人。 一场等待,一场...

  • 秋江待渡

    我理解错了“秋江待渡”,突然才明白,是人在江边待渡船,而不是江天一色,秋急待人。我还以为,淼淼江水,巍巍青山,廖廖...

  • 给马远《秋江待渡图》配诗

    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孟浩然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 静待秋渡

    落枫覆幽返难寻, 一红为据待渡轮。 波惹岸阶知船近, 海上青山隔暮云。 评团调柳皆活计, 富贵荣华由命氽。 此去蓬...

  • 诗画共读:雪溪待渡

    晋阳山下蒲村渡, 断坂连冈叠烟树。 横汾水落流更急, 客子西归迫秋暮。 【元】张翥《题雪溪待渡图》

  • 清溪待渡图

    万仞峰峦锦绣川,清溪潺潺唱林间。 半山葱郁楼阁隐,黄衣公子欲渡船。

  • 七律•寒塘夜渡(新韵)

    文/一江 图/网络 寒塘夜渡 一江 荷塘夜渡藕花残,冷月萧条绿柳寒。 ...

  • 秋江图

    秋风已凉,秋叶偶飘。秋雨时至,秋水恣肆。江边走走,撩人的是满目秋意,满腹秋思。

  • 生命清供

    一 秋江待渡 ‘’度"到彼岸,是人永恒的愿望。人的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人生的争斗,人因生活所带来的烦恼,等等,总是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江待渡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bt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