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故园一月又半,又到作别时。从京山到武汉坐的是顺风车,不是滴滴上约的顺风车,是京山有专门的公司,收集旅客的出行信息后再拼车。
想起以前在武汉念大学,坐公共大巴,从县城的公共汽车站出发,到达武汉,全程五六个小时,再转公汽到大学,差不多得一天的时间。
问司机,这种大巴服务还在吗?司机说,自从通了高速,就被他们干掉了。
现在的顺风车,从小区门口接上,直接送到武汉目的地,如高铁站或飞机场或某个小区,大约2小时,收费80~100元不等,很方便。当然从京山到武汉还有普通火车。只是武汉太大,好几个火车站,若带着行李,从火车站折腾到高铁站或飞机场,不如这种顺风车便捷。
目前京山高铁站正在建设中,据说高铁半小时就到武汉。到时是否又会淘汰这些顺风车呢?时代剧变,被时代抛弃都不会提前打声招呼。
今天的顺风车是一个七座商务车。有几位闭目养神,一位男士一直在打电话,听起来是做生意的。中间是母女三代人,娃儿抱在年轻的外婆怀里,才几个月的模样。
听这对母女闲聊,得知姑娘已从武汉毕业十多年,现定居杭州。她回忆着在武汉读书时,去过黄鹤楼,坐过轮渡,到某个巷子找吃的没钱都舍不得。又指着长江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说,那时多盼望拥有一套房,现在却毫无感觉。当妈的说,那是因为你买得起了。
想当初自己在武汉读书时,还真没这姑娘现实,从没想过要在这座城市拥有一套房,反而渴望像三毛一样浪迹天涯,一心向往诗和远方。
一代又一代,有着全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想必现时仍有个年轻人,一边努力拚博,一边抬望高楼,以期拥有一套自己的家园。现时虽然武汉房价有所下降,但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仍很挑战。但是,只要有梦想,就有希望,就有未来。
同坐一班车,到达武汉后,各自奔向不同的地方。多少人就这样,一直在路上。
想起留在京山发展的几位高中同学,虽然当初的我全然不想回归家乡,一心远行谋求发展,但现在觉得他们的状态也挺不错。这几位同学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亲自参与见证了故乡的飞速发展,在各自领域都卓有成就,同时能够妥贴地孝敬老人,孩子也都培养不错。再看看下一代,却发现大都远走他乡,有些留在省城武汉,有些在国内其他大城市,还有的去了国外。
或许,人类就有一种不安分的天性,不断迁徙,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国内到国外,永不停歇。一代一代,就因着满怀希望,人类才有了创新与发展。
如果我留在家乡又会如何?如果这几位留在故园的同学当初也去了远方又如何?但这世间没有如果。
其实,也不必后悔做过的选择,也不必美化那条未选择的路,甚至错过的人。
世间最美的路,就是自己选择的路,因为心之所向,才能热爱且坚定地走下去,虽然前路充满艰难险阻。人生最高的享受,也只能有一种方式,就是随心所欲地度过一生,无所谓辉煌与平凡。如此,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期望的姿态,这世间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如此让人眷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