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重温一下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是就有人不这么认为。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相信大家最后都被差不多先生的结局震撼,对事情没有原则,对生活没有追求,最后一命呜呼也没搞清楚到底差在了哪里。故事的最后出现了一种思想,这种人支持差不多先生的思想,认为他是一个有格局,懂生活的人,遇事不争不恼是明事理之人。可是真理都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只有真正的认真、较真的人才能选择息的人生,不被命运主宰。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说了那么多的大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差不多到底差的有多少,这期间的数值是无法预估的。
可是为什么当看到一个人有差不多思想时,其他人则受他的影响。这其实是巴纳姆效应,同时也是暗示效应。当我们身处在一个环境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被这个环境所影响。最终被深深的赤化。心理学的研究提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地方就是算命,很多人都会自主带入角色。然后让这个命运变能自己的思想更加的根深蒂固。
那么我们要如何的治愈差不多思想呢?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鸟笼效应,一个人在房间里挂上一个空鸟笼,最后他会忍不住心理上的别扭给鸟笼“配套”上一只鸟。有人曾说,去使用最让你心动的物品吧,不要舍不得。你的举动会反作用于你的潜意识,你相信自己完全配得上这么好的物品,那么你也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果选择一个更高大上的生活环境,是不是也会让你更加的与众不同呢?
那么如果我们对待事物都要要求精益求精。那一定会得到非凡结果。
愿你早日治好差不多这个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