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七分钟看完《失控》|一脸懵逼?没事,你不是一个人...

七分钟看完《失控》|一脸懵逼?没事,你不是一个人...

作者: 一只水饺跳过去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22:35 被阅读0次

    如果有一个大学生来面试,说他看完了这本书,我一定会录用他。——张小龙

    不过问题就来了,张小龙提到的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废话不多说,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知名饺粉大欣欣来一探究竟。

    《失控》成书于1994年,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是关于社会进化、机械与生物发展观察与思考的“大部头”。其对于互联网发展、人工智能的思考和预测在之后的几十年间逐一实现,诸多理论在本书出版二十多年后仍不过时,被读者称之为“先知预言”。

    本书作者凯文·凯利,被其读者亲切地称为KK。

    他是《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而在创办《连线》之前,是《全球概览》杂志——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同时也被看作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

    本书内容涉略计算机、生物学、数学、艺术学等领域,从蜂群思维讲起,提出分布式、活系统、层级控制、模块化、涌现、共同进化等诸多概念,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机械机器的发展逻辑相映射,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终朝向一种人与机械智能共存、共同进化的新生物文明。

    此外,本书中作者对人类发展历史、生物进化、生命的定义、生命发展的尽头也有深刻的思考,颇有哲学意味。

    由于本书内容庞杂厚重,共24章,非多啃多思难以透彻理解,这里我仅以短小篇幅简要介绍作者在全书反复提及的一些要点,试作呈现,而书中精彩而深刻的大部分内容仍需读者移步全书品味。

    1. 新生物文明

    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

    “新生物文明”是本书的始与终。作者提出,人类制造复杂机械系统、或智能机械的技术依据正越来越倚赖于生物逻辑,比如谷歌阿法狗的自动学习进化能力。同时,人类对于生物技术的开发也朝向工程化发展,基因工程正在颠覆传统生物依靠自然进化的逻辑。

    在人造物与有机体之间越来越体现出本质的相似性,在生物领域中,具有有机体、生态系统的概念,而在机械世界、人类社会中,也有对应的机器人、公司、经济体等概念。

    总之,生物与机器、有机体与非有机体正在加速融合,当人造与天生最终完全统一的时候,那些由我们制造出来的东西将会具备学习、适应、自我治愈,甚至进化的能力。

    2. 蜂群思维

    本章中,作者从蜂群的活动形式出发,提出了分布式管理和群体规律。分布式的组织体系不仅广泛存在于生物群体中,也可以在人类以及/感知行为的神经反应过程中觅得踪迹,更应用于因特网的构建和人类社会活动的组织。

    “蜂群思维”的神奇在于,没有一只蜜蜂在控制它,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从大量愚钝的成员中涌现出来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

    比如两只小蜜蜂,它们可以飞到花丛中,但是当两只变成一群之后,它们的行为则成了群体行为的表现,要飞往哪里需要看群体意识的选择。

    如果把蜂群看成一个生命体,那么此时的蜜蜂个体就好比生命体的一个细胞,细胞有自己的意识,但对于整体的“蜂群生命"来说是无意识的,而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却反映了“蜂群生命”的意识。

    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蚂蚁搬家的过程。你会看到,当一群蚂蚁用嘴拖着卵、幼虫和蛹拔营西去的时候,另一群蚂蚁则以同样的速度拖着家当掉头往东,而与此同时还有一群蚂蚁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地乱跑。不过尽管如此,整个蚁群还是能成功转移到目的地。

    所以,蜂群思维是一种群氓式的集体智慧。组成集体的个体,只遵循简单的规则,完成简单的工作,在松散的组织中,没有控制中心,无法通过对个体的观察推测群体的组织状态。当有机体数量增加,却在群体层面涌现出智能。“涌现”指代的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低层级的个体动态所蕴含的智慧与能动性在高层级释放。

    当然,分布式运作无所不在,作者引用了人脑进行记忆活动的例子。现代认知科学认为,记忆和感知好比由储存在脑中的许多离散的、非记忆似的片段汇总起来而从中涌现出来的事件。关于这点,《未来简史》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3. 嵌套层级与模块化

    本书第三章《有心智的机器》,以机器人的研究为例,阐述了普适的应用于构造复杂系统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与其浪费时间制造一个无用的天才,不如制造千万个有用的白痴。

    以往的机器人构建思路,将设计的重点放在构建一个完美的控制中枢,力图精确精细完全掌控,却不得不因此造出庞然大物,失去其灵便与适用性。这就好比中国古代君主中央集权制,任何决策层层上报,结构冗余效率低下。

    而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构造的机器人,采用自下而上的积累结构实现整体智能。赋予每个基础部件最简单的反馈-行动规则。

    比如将机器人的一只脚设定为碰到障碍物就自动缩回,此类简单的反馈-行动规则无需经过CPU同意便能自动执行。同时另一只脚、两双手等等基础部件也采用这种形式设计,不受CPU控制,也能自动响应各种反馈。

    而后在稍高一点层次形成功能模块,对新层级的功能模块进行简单准确的定义,层级累积嵌套,实现机械的整体智能。

    分布式系统的好处是可适应、可进化、弹性、无限性,而缺点是非最优、不可控、不可预测、不可知。作者预言,在未来,机械的进化能支撑起与自然系统的复杂连接,天生的与人造的便联结起来,共同生存。

    4. 共同进化

    本书的第四~六章描述了培育一个生态系统的复杂过程,网状系统中因果循环的精彩往复,一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各部分相互影响、交互演变进化。在生物界,物种的进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演变密不可分,环境作用于生物,生物反作用或者影响改变环境。

    关于这点有个很著名的理论叫盖亚假说。简单来说就是地球是个有机体,我们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的细胞,就像前面说到的蜂群是生命体,单只蜜蜂是蜂群这个生命体的细胞一样。

    盖亚假说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体影响生物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过程,两者共同进化。

    而在人与人造物的世界,“共同进化”也在发生。地球上的生命网络,与所有分布式存在一样,超越了其组成成分的生命本身。人类必将适应一个充斥着映射、回应、回路的新生物世界,与机械共生。

    5. 控制与失控

    本书的第七章从自动控制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机械自我“意识”实现的概念。作者认为,人类对物质的控制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蒸汽机引发的能量控制,致力于从物质中释放风量;第二阶段是对物质的精确控制,采用更高级的反馈机制给物质灌输信息,以产生更大的功用输出,如将硅片制成芯片、制造任何尺寸的物质产品;而第三阶段则是对信息本身的控制,比如及基因工程、电子图书馆管理工具。

    对能量的控制征服了自然的力量(让我们变的肥胖);对物质的控制带来了可以轻易获取的物质财富(让我们变得贪婪);当对信息的控制遍地开花的时候,数以百万计的马达、硅基芯片被赋予自我,管理着各种工厂,统治所有我们让它们统治的东西。假使我们试图通过掌控一切的方式来利用能量、物质和信息的巨大宝藏的话,那么必然会陷入失败。

    自动化是从人类控制到自动控制的单项通道。人类在借由生物逻辑建造起复杂的、为人类服务的仿生的机械环境,无意中为这些分布式存在的、智能的机械赋予了“自我”。人类必须让渡部分控制权利,让所造物自行其事,并与新环境共生。

    作者为了阐释这样的控制理念,引用了《道德经》的内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尽管难以置信,但作者相信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将会逐渐倚赖无处不在的智能机械,我们将要从自己手中让出一部分控制权,与机械共生、学习、在新生物文明中共同进化。

    6. 对未来的预测

    本书第十至十四章,基于人类技术的发展趋势畅想了未来社会的形态,对于智能家居、网络经济、电子货币、虚拟现实的预言在本书发表之后的20年间逐一变为现实,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牛预言帝。

    看看我们的周边,智能的办公空间,无处不在的探测器、感应机,手机里的马云爸爸,VR设备,不得不感叹这些预言。更信服于作者作出预言的出发点是如此大道至简:分布式控制的机械、社会网络以及人类作出的失控选择。

    本书最后一章作者从计算机科学和生物研究领域中领悟到的活系统生发流变的九条规律,即传说中的《失控》九律,由于篇幅所限,这里略作陈述,文末附有一篇详细解读这九条规律的文章,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

    (1)分布式系统:无处不在,从蜂群到人类社会经济体,从生命到意识,体现出其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美妙与神奇。

    (2)自下而上的控制:当分布式网络中的一切都互相联结起来时,让分布式的群体引导自己。

    (3)递增收益:当你使用一个想法、一种语言或者一项技能时,你都在强化它、巩固他并使其更具被重用的可能,如同滚雪球。这一定律在紧急性、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人类心理学中都起作用。地球上生命改变着地球以产生更多的生命,秩序造就更多秩序。

    (4)模块化生长:创造一个能运转的复杂系统的唯一途径是先从一个能运转的简单系统开始。从整合一个大草原,到启动社会管理。简单而能独立运作的模块功能体经过组装、磨合,复杂性就诞生了。

    (5)边界最大化:世界产生于差异性。千篇一律的实体必须通过偶尔发生的颠覆性革命来适应世界。而彼此差异的实体则可以通过媒体都在发生的数以千计的微小变革来适应世界。

    (6)鼓励犯错误:随机和刻意的错误是创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人工网络系统,自然进化过程。进化可以看作是一种系统化的错误管理机制。

    (7)不求最优化,但求多目标:简单的机器可以非常高效,而复杂的适应性机器则做不到。一个复杂结构中,低层级的各模块地位平等,相互联动反馈,容错能力佳。预期费劲将任一功能最优化,不如使多数功能“足够好”,才是大型系统的生存之道。

    (8)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静止不变和过于剧烈的变化都无益于创造。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仿佛处在一个永不停歇、永不衰落的边缘,在流动的临界点安家落户。

    (9)变自生变:变化本身是可以结构化的。这也是大型复杂系统的做法:协调变化。当多个复杂系统构建呈一个特大系统的时候,每个系统就开始影响直至最终改变其他系统的组织结构。也即,如果游戏规则的订立是自下而上的,则处在底层的相互作用的力量就有可能在运行期间改变游戏的规则。

    后记

    本书发表于1994年,而在2010年才有第一个中译版也是目前唯一的一版,其译制过程也是一种“众包”,以“蜂群思维”和层级架构为核心的互联网协作模式。感谢翻译人员的辛苦工作,为我们带来这样的好书。

    致敬一切为人类发展孜孜不倦探索的科研人员!

    饺子曰

    本篇文章来自知名饺粉大欣欣,985大学霸一枚!《失控》是一本非常晦涩难懂的书籍,我自己看得是云里雾里,感谢大欣欣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呈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分钟看完《失控》|一脸懵逼?没事,你不是一个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gi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