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了《青春有你2》,看到了渡边麻友隐退的消息,很想聊一聊这个话题。
“我所认为的偶像的王道,就是不给大家看到背后的故事,只给大家看到外表的光鲜亮丽,才是偶像的本来的面貌。因为我的工作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梦想和希望。
“成为偶像后失去的东西是什么?”
渡边麻友:“作为人的感情。”
虽然平时我也萌日本女团里的爱豆,但很少留意和思考这个产业背后的逻辑。当读到渡边麻友的这番从业名言时,内心突然抽痛了一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呢?身在其中的人真的需要放弃自我感受吗?或者更进一步遮蔽自己的存在?
和朋友在徐家汇公园散步的时候,她问我有没有看青你的总决赛,问我都pick里面的谁。我说谢可寅和乃万。她大呼:“想不到你会喜欢这两个,看起来不像啊。”她觉得我会更喜欢金子涵这一类甜美挂的。
“和我不像”恰是我喜欢她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她们身上有我憧憬的,无法实现的一些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我欣赏她们作为人所展现出的不同面向,那种真实的矛盾。就我自己而言,我不可以接受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成为偶像。
以我接触到的身边人而言,在“偶像”这个将塑造某个人的权力交到某个人手上的行业中,他们并没有在按照自己的期望去塑造一个偶像,更多的还是被偶像的魅力所感召,去帮助ta实现ta的理想和自我。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也有很多人将自己的期望加诸于偶像身上。在mayuyu的故事中,我看到了最开始的热情小女孩怀抱着成为偶像的理想感召了大家,最后却被偶像这个虚无的名头耗尽了自我。
偶像,需要比一般人更强大的精神力,才能保护真实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