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第二十天

共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第二十天

作者: 顺其自然蕾 | 来源:发表于2022-02-09 09:50 被阅读0次

    共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第二十天。


    今日共读第三辑第七节《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

    开篇引用了徐世荣先生对讲解和朗读的理解,独到而深刻,很受启发。“讲解 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于老师的经历中,提到:有些课文,默读时虽然也能使眼睛湿润,但感受的程度远不能和朗读相比,朗读常常使我泪流满面。我看《夜幕下的哈尔滨》,远不及听王刚朗读这部长篇小说感受真切、受到的震撼大。因为王刚把这部书读活了,因为一正 如徐世英先生所说一朗 读如同赋予作品生命,朗读是融贯、显现。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

    看来默看,与朗读,是两种不同的体验。在初中,朗读,仍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要学以致用。

    朗读是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门艺术,是一篇大文章。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映,或者说“物化"。离开朗读的中介,儿童往往很难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当然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

    第一,朗读,要读出人物的轮廓。所谓“读出轮廓”是指开始要把课文通读几遍,对课文内容和文中人物有个大体的了解,知道每个人怎么样。离开了具体事件、具体语境,人物语言就成了死的了。因为语文教学不只是以理解内容为目的,所以这个环节讲究的是一个“实”字,即,要求人人把课文读顺。

    第二,要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方法一。要注意语句中的提示语和标点符号。有时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给学生以启发。方法二,让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有助于对人物情感的理解。不管什么方法,其实重要的是学生要进入角色。

    第三,要读出话外音;要读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

    第四,适时的范读与引导。

    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好的方法往往就有了。

    实例加方法,生活可感,具体实用。

    摘录以学习实践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第二十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kw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