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以前单位食堂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一位戴着白色圆高顶的厨师帽,一手拿着舀菜的勺子,一手拿着别人的碗。碗里已经有了一些菜,可量还不足,质也一般。厨师看着打饭的人,若是熟识的,关系好的,下一勺就是多多的肉菜。若是有些小矛盾或私仇的,那勺里面就是清汤寡水。满满的一勺肉菜,经过厨师有技术地抖抖,那落在碗里的东西可就是天壤之别了。
老罗在早上吃完饭时朝着菜谱看了一下中午的饭,上面赫然写着“牛尾”二字。吃了几年的食堂,可从来没吃过这道饭呢,也好奇今天怎么会有这样的饭。
老罗带着疑问度过了飞逝的一上午。中午在食堂排队的时候,有同事说今天有大领导来检查工作。年终了么,各级各部门的工作都要有一个总结,也需要上级来检查考核验收。而一年的工作也就在这几天里是最好最直接的体现。
检查的领导来了,带着一帮子来检查的人。穿的制服是笔挺光亮,走的气势是威严有力。被检查的则有些紧张忙乱,神情紧绷,还要带着无处不在的笑脸。
这不,单位要迎接检查,前两天就开始了大扫除。今天终于迎来了要考核的人。中午吃饭的人猛然多了起来。平时的单位领导包厢坐满了,不够用了,又用屏风在食堂的一个角落隔离出了放两张桌子的位置。里面吃的东西和外面一般人吃的可不一样。
里面一般是七个盘子八个碗。在外面的就两个菜一个汤,往往还是大白菜,还是煮土豆。偶尔有个炒鸡肉,那都让人能高兴一整天。在外面吃饭的是绝大多数人,在里面吃饭的是极少数。
今天中午的饭是“牛尾”,等排到了老罗跟前,一看是煮的牛肉和汤,外加一个炒馕饼。现在的牛肉可不便宜,单位肯下大力气让人吃到牛肉,足见是下了血本的。老罗看着热气腾腾的牛肉,嘴里面的口水已经溢满了。
到了老罗跟前,那个厨师仔细看了一眼老罗,用勺子在盆里面使劲搅了搅,上来的勺子就有三大块牛骨头肉,都摇摇晃晃地挤在一堆。老罗的心里高兴极了。
可就在勺子移动的十来公分,往碗里准备到的刹那,不知是肉太大了还是厨师的手没劲了,三个肉骨头全掉进了菜盆里。待厨师再重新舀起之后,到了老罗碗里的就只剩了几个碎肉块和大部分汤。
老罗一下子就拉下了脸,将碗端出来让别人看。老罗还忍不住嘟囔着,说碗里面没肉。厨师还了句,说都在碗底下呢,要是肉不够再来。老罗的脑子转了几圈,在想他和这个厨师是不是有什么不对付呢。可老罗怎么也想不通,带着怨恨又看了那厨师一眼。
这顿饭老罗吃的不甚痛快,吃完了也没再去打第二碗。其实老罗是可以打第二碗的,可老罗偏不。老罗心想,现在都是新社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很高了,吃肉不再像二十多年前那么稀罕,几乎天天可以吃到。这导致了年纪轻轻的不少人都有了三高,医生劝说要少吃肉呢。
老罗想不通的是,打饭将好菜抖落这样的陋习怎么还存在着,怎么就不能彻底消失。是不是有些人的特权思想在作怪。
可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就像今天食堂里的饭菜一样,平时都是清清淡淡只见豆腐青菜的减肥餐,今天却是价格稍微昂贵的牛骨头汤。也像在同一个食堂里,就是有人能进到小包厢里吃那很丰盛的饭菜。
也许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吧,老罗心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