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教学进度,前天安排了一次期中考前的测试,任务早在上周便已布置,所以上课铃声一响,学生们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做好了应考的准备。试卷,在几近无声的状态下传至每位学生桌上。对此,甚是欣慰。
然,欣慰不到两分钟,一个身影与周遭伏案奋笔疾书的身影相较显得格外的突兀——双手托腮,一脸超凡脱俗的不屑——成功引起了讲台上的我的注意。开始以为是小博(才转过来的插班生,第一天就找他谈过话了的,用他自己的评价说他是属于不读书的那种差生,他向来都是作业不写、笔记不做,极具个性的洒脱的男生)被考题所难,正在思考,可是站在台上的我已经扫视过全班学生好些遍了,每次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时他都仿佛被封印了一般,一动不动(手上没有任何动作)。终于,我还是决定了下去巡视,意在提醒。也许是跟其他同学早有默契,但凡我行至身旁都能敏感地察觉到,且会有所行动。可是,巡视过多次,不论我在小博身边站了多久,他依旧无动于衷。我翻阅了他的试卷,开考后近半个小时他居然连姓名都没写。那一刻,心里的一股怒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考试,我无奈地做了几次深呼吸之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压低了声音道:“出来。”(示意小博跟我到教室外面)
到了走廊后——
Me:“已经开考半个多小时了,你的试卷动都还没动过?是题目太难了不会做吗?”(我压低了声音道)
小博:“不是。”(他的语气很平和,没有半点慌张)
Me:“那为什么我要求了几遍的‘拿到试卷后务必第一时间把名字写上’你都没有写了?”(说实话,我真心以为他是想用此方式对我的挑衅,毕竟第一天的时候他不知是出于试探,还是为了给我个下马威,说他就是个问题学生,他是很痞的那种。他说以前那个学校的老师们可是管都不管他的,他也许是借此机会向我发出挑衅……)
小博:“我的笔不见了。”(就在我思绪浮想联翩之际,小博如此平淡的回答道)
Me:“怎么不问旁边的同学借一支笔了?”(我还是会觉得他不过是在找借口罢了)
小博:“我问了,他们都说没有。”
Me:“如果老师给你借到笔了你会继续做(试卷)吗?”
小博:“嗯。”
Me:“那好,你先回座位上。”(随即我拍了拍小博的肩,示意他回到教室。)
我没有继续逼问,尽管内心因为最初先入为主的偏见有好多质问在心头回荡,但我忍住了。我知道他刚来,跟同学们的关系本就还没那么的融洽,加上他身上的一些坏毛病确实让很多同学暂时难以接受他,拒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我选择了理解。
回到教室后,我问了小博周边的同学,他们确实没有多余的笔,但他们还是问旁边学生给小博借了一支笔。拿到笔之后,小博第一时间将名字写了,并把试卷上自己会写的、能写的写完了。
考试结束后小博将笔还给了同学,之后找到我——
小博:“老师,谢谢你!这是我上初中以来第一次做试卷写作文,写得不好……”
Me:“你肯做、肯写,老师很欣慰!慢慢来。”
……
“冷一时,风平浪静”。“冷”,不是隐忍,而是一种理性的克制,是当面对冲突或激动情绪的场景时,不被一时的愤怒、焦急或者委屈所操控的明智选择,是在内心深处权衡利弊的过程,是避免事态恶化的智慧之举。就如同在这场考试的小插曲中,面对小博的异常表现,若我没有选择“冷一时”,而是任由怒火喷发,可能会让小博更加抵触,也会影响其他同学的考试状态。“冷”让我有时间去思考小博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急于下判断。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和个性迥异的学生。每一个看似叛逆的行为背后,或许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和需求。当我们以“冷”的态度去面对这些情况时,才能更加客观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就像面对小博,最初的我因为先入为主的偏见差点误解了他,而“冷”让我克制住了质问的冲动,给了他解释的机会,也给了自己一个了解他的契机。
“冷一时”,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温暖的等待。等待学生们成长,等待他们打开心扉,等待他们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理性的克制和耐心的等待,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在风平浪静中茁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