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才明白,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如果”,过去的已然过去,即使再懊恼也是无济于事。想清楚这一点后,我就很少再用“如果……就好了”、“要是……”、“早知道……”这样事后诸葛亮的方式说话了。虽然心里总还是会有些后悔和遗憾,但毕竟说了也白说,只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事实不会因为抱怨而改变,反而显得自己特别愚蠢和无能。
因此,即使心有不甘,百般纠结,嘴上也要硬,要像一位武林大侠一般挥挥衣袖,说一句:“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不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时间不会倒流,这世上本没有后悔药。
但有人会说:“后悔改变不了事实,不代表后悔没用呀?能感到后悔和遗憾,证明你还有救,不是吗?”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人类反思的来源恰恰是对自身的不知足。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一个烂摊子摆在眼前,有的人破罐破摔,在哪摔倒就在哪躺下,既然世上没有后悔药,那就干脆想都不用想了;而有的人却偏要胡思乱想,想想自己哪做错了,怎样改进,总结经验,找避免下次重蹈覆辙。是啊,虽然世上没有后悔药,但不代表后悔这种感受不重要,感到困境,感到痛苦,痛定思痛,才能改变和进步啊。
仔细想想过去的二十多年,总是谨慎向前,做什么都爱打保守牌,虽然没走什么大的弯路,可遗憾总归是有的。
如果有如果,如果老天真的给我一粒后悔药,绝无仅有,只此一颗,我最希望给过去哪一时刻的自己送去,又希望改变什么呢?
或许,我最想改变的可能恰恰就是这一切顺遂吧。
回忆一直以来的成长路径,就是太平坦了。父母过于爱我、保护我,金钟罩铁布衫统统套在我身上,恨不得把人生路上一切阻碍都清理干净,保我一马平川向前,无忧无虑地生活。
我小时候一直是个极其乖巧的小孩,觉得听父母的话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他们人生经验丰富,说的话也一定是为了我好,我当然要听,也要信。爸妈说要好好学习,其他都不用操心;爸妈说大二之前不要谈恋爱;爸妈说将来找份稳定工作;爸妈说女孩子要早点结婚生孩子;以上,我都同意,也一直照做了。
可我并没有因此真正在内心获益。
我直到很晚才明白,其实父母有父母的三观,有他们的视野,他们的观念来自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父母这代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安排”,什么事都安排好了,他们就放心了。他们不喜欢动荡不安,不喜欢未知和不确定,因为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有太多不安定的因素,追求稳定就是那一代人的人生目标,温饱、安逸、舒适和少费力气自然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可一代人跟一代人的标准不一样,社会环境也早已天差地别,父母并不是权威,他们说的话不一定全对,也不一定都适合自己。
很遗憾地,我年近三十才意识到这些。我失去了无数次独自面对挫折的机会,也缺少了面对困难的勇气、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需要竭尽全力去重拾这些,来重新定位自己,思考自己究竟要走哪条路。其实走错路也并没有什么可怕,人生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买不到后悔药,就只当买个教训,这次错了,当是排雷了,人生下次再不掉进同一个坑里。
现在看来,其实所有后悔都来自于思考过后的清醒,也只有保持这份清醒,遗憾的心情才能产生它应有的价值。我只希望未来几十年,我不需要再送后悔药给现在的自己,因为我已经知道,迟疑犹豫和空想无法兑换出丰富的生命。
人生只此一回,再无别的机会。跌倒就快快爬起,瞄准目标继续上路。时间不等人,只愿再强大些,好好活过每一天,不辜负来这世间走一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