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地种植作物的思考

两地种植作物的思考

作者: 清泉明月T_T | 来源:发表于2022-06-07 11:12 被阅读0次

      笔者老家在沂蒙山区,过去属于“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封闭之地,农民们一直按照老一辈人的耕作方式种地,耕种传统的农作物,平原地里秋天收了玉米高粱,播种冬小麦,初夏收割小麦,打场入库,山岭地里种红薯、绺子烟,几百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前些年,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的习惯才有了大的改变,小麦几乎看不到了,平原地包括一部分能浇水的山岭地,几乎都是绿油油的生姜了,生姜产量大,一亩地可以出产一万多斤,虽然价格每年都有变动,但是总体来说,比种粮食在收入上划算多了,几乎是成倍的提高了。多少年的穷根终于拔掉了,家家有了存款,对生活很满足。

      近几年笔者的工作经常调整,今天去年到了鲁中海岱之地,早上出去转转,有了新的发现。比如这边的小麦,麦叶和麦秆还是青青的,离收割还有一周以上的时间,而家乡的小麦早已收割完半个月了。以我作为资深农村孩子的经验推断,是因为这边的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水源条件好,所以晚熟,晚熟的小麦生长周期长,产量自然就高,这是地里条件的优势,没办法比。但是在麦地周围,分布着大量的其他作物,比如塑料大棚里,是长势旺盛的、可以上市的辣椒,旁边是深绿色的玉米,已经结了玉米棒了,很快就可以上市了,这是黏玉米吧?价格比起家乡那边秋天收的玉米,肯定高出几倍的。而生姜,这边也有,家乡裸露土壤培的姜芽,这边用小拱棚培育,比那边高出不少了,延长了生长期,产量自然就上去了,问过地里的老农,这边的生姜产量一亩地一万五千斤。单单看到这些,已经使我陷入了沉思:同样的地块,这边的收入恐怕要高出不少。深土层的平原地,那边也有,但是区别最大的,是种植的作物品种不一样,是种植方式不一样,说到底,是思想问题,是按照老一辈的传统思维耕种,还是不断的改进耕作方式,引进不同品种,是故步自封,还是外出看看人家是怎样做的?上大学的时候,听鲁西那边的同学说,他们农村每口人四五亩地,而我的家乡每口人不到一亩地,其实沂蒙山区比起他们来,还是富裕的,但是比起这边来呢?地多又能怎么样呢?

      不禁又想起以色列来,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可是他们是发达国家了!看来,大脑怎么用,才是关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地种植作物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qe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