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501308/8c4a290db0aee00d.jpg)
办公室来了一个名字叫做圆圆的女同事。人如其名,是一个脾气温和,温柔可人的姑娘。她非常好说话,大家有什么事叫他帮忙,她总是满口答应下来,从来没有拒绝过;来人接待时,就在一旁端茶倒水,忙前忙后,十分热情。
这样的一个细心周到的姑娘,想必应该是人人喜欢无可挑剔的吧?谁知相处一段时间后,大家对圆圆的的态度反而没有一开始热情,变得生疏冷漠起来。并且还时不时听到关于她虚伪,有心机的议论。其中有个同事就说,自己有一次,明明拜托圆圆马上帮自己去财务部交份资料,谁知道她满口答应后,居然下午才交过去,害得自己因为超时被财务部的同事说了一顿。其他同事也纷纷附和。单位组织旅游,大家都三三两两的聚成一团,只有圆圆有意无意的被孤立了起来。
圆圆很委屈,也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对每个人都很好,从不拒绝别人的请求,为什么大家却不认可自己呢?
其实,症结所在也十分简单,恰恰就是因为她太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结果反而没人喜欢他。
我曾经问过大家对圆圆的看法,大家一直都说,她这个人不错。但除了不错以外,就没有其他可说的了。
他这个人是不错,好像也没有什么缺点,但就是让人亲近不起来。他看似对你的话都赞同,可是这些赞同好像并不走心,只是表面的客套;他对你的态度确实很热络,但是这种热络中,暗含着几分疏离,并不是骨子里的热情。
她和别人相处中好像总是隔着那么一层玻璃,隔着一段距离,走不进她的心。她好像人人的话都同意,人人的观点都赞成,唯独没有自己的立场,就像一棵墙头草一般,风往哪边吹就倒向哪边,结果两边都不落好。
没有人能独得这世间的所有好处,自然也没有人能得到世上所有人的喜欢,你不可能活成所有人眼中的标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01308/43a1a239aeff09b7.jpg)
想要别人认可你,那么你必然要按照他的想法去生活。
我在工作中认识的一位姐姐,在去年结婚了。她结婚的原因,就是因为受不了父母亲戚的催促和社会上对大龄剩女的议论,在亲情和舆论的双重夹击下,于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和认识不久的相亲对象闪婚。
她认为自己既然已经听从了大家的想法,过上了正常而普通的婚姻生活,以后应该不会再有议论了吧。
可她没想到的是,婚姻仅仅是一系列事情的开始罢了。既然已经结婚了,那么夫妻就应该马上准备生孩子啊。这让她心里很纠结。她和丈夫当初仓促结婚,婚后又两地分居,一个月都见不到一面,就算两个人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手机,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但是丈夫常年不在家,两人感情又不稳定,对于孩子的事情,她的心里根本就没底,但是双方家长又一直在耳边唠叨个不停。导致她,现在焦虑不已,经常暴饮暴食,来缓解心中的压力,整个人都胖了一大圈。然后更加深了自己的自卑,担心自己的丈夫会抛弃自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俗话说,人言可畏。我们好像很怕被别人说不正常,很怕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于是,一听到自己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不正常的地方,就急忙的去纠正,走回所谓的正途。
到了年纪就一定要结婚,大龄剩男剩女,都是次品;结婚了就要赶快生小孩,没有小孩的家庭一定是过不长久的,等等。每当你达到一个目标时,就会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在前方等着你,于是你只能咬着牙继续往前追,精疲力竭也不能完成。就像被眼前那根胡萝卜所驱使的驴子,看似近在眼前,却永远也吃不到口中。
就这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生活的选择权交给了别人,让别人来帮我们选择,自己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
然而,当我们按照他们的选择去生活,遭受一地鸡毛时,他们却旁若无人不痛不痒的告诉你,生活就是这样的,你选了就要受着,谁也不能代替你走完人生的路。
孤立无援的你这时才恍然大悟,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负责,把生活的选择权交给别人,最终只能自己为不负责任的后果买单,付出沉重的代价。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01308/3282c695070d148c.jpg)
可有趣的是,我们又偏偏很喜欢被别人看见。人生中的好事,有钱,有权,有名气,都和“让别人看到自己有关”,我们经常把“被看到”活成了结果,没有结果,我们就不满意。
一个年近50岁的高龄孕妇,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经济能力,执意要生二胎。这么多年来,一直因为自己没能生个儿子,而在夫家低人一等处处遭受冷遇,于是赌上自己的生命和家庭的幸福,来博取这次能扬眉吐气的机会。
这些所谓的人生大事,所谓的约定俗成,所谓的自古如此,就像一个又一个的枷锁套在她的身上,随着别人的牵引进退维谷。
罗素说,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人生哪有唯一幸福的模板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呢?生活又不是电视剧,还讲究收视率啊?
就算你80岁了,想喝冰可乐就喝去啊,想吃变态辣鸡翅就去吃啊,除了你自己,有谁能真正拦住你呢?
除了你自己,还有谁能更清楚你想要什么呢?
瑞典一位平凡的女诗人安娜有这样的诗句:
我当然看见在欧洲的那些人,
坐在桌边的男男女女。
我也生来只为,
而且长大只为:
在世上做安娜。
亲爱的,与其活成别人眼里的标本,不如绽放为自己心中的花朵。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01308/6706259b6b21a01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