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是北大的精神科医生: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他们说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生活里面缺失了“我自己”,身体就仿佛一个空壳子。
他们常思考,但仍感觉“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偶有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
多么令人震惊的数据,多么令人痛心的现实,这可都是想当初的天之骄子。
这是遥远的北大,给出的数据,在我们身边,也不乏今天这个学生不想上学了,明天那个朋友的孩子要离家出走……,这样的消息不绝于耳。
有人说,这是一种“空心病”,就好比一个躯体没有了内核。
外面严寒的天气,只是让我们的身体很冷;而对这些孩子而言,他们的内心的温度,估计还不如这室外将近零下二十度的寒冷。
到底是孩子们病了,还是我们的养育模式病了?!
竟有些想为孩子们鸣不平的愤慨。
有这样一个小视频,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看到确诊结果时,她却如释重负般,兴奋地拥抱着头发花白的心理医生说“王奶奶,原来我不是他们说的矫情和懒,我只是生病了……” 刚开始,还很欣慰,毕竟女孩还能开心兴奋起来;转眼却是满心的心疼,她的内心得是多么地被忽略、不被看见、不被理解,爸爸妈妈的心离她的心得有多远!“只要能证明我不是他们认为的那个样子,哪怕证据是我的心病了,我都不在乎。”
为什么我们给孩子好吃的好穿的,给他很好的物质生活,却不看一眼他们的“内心”呢?这不是“冷暴力”吗?不是“虐待”吗?
海恩法则说,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是一下变成这样的吗?没有人会相信,这一定是无数次小小的伤害累积而成的,而这之前,我想老天一定给我们敲过无数次警钟了。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孩子出现严重的情况时,肯定跟我们的养育模式脱不了干系。因为老天爷刚把那个粉嘟嘟的他送给我们时,分明是活蹦乱跳、会哭会笑会闹的啊。
我们往往追求孩子有个好成绩,追求他听话懂事,追求他样样优秀。
而孩子本身却被我们忽略,我们总认为他还小,总以为我们的经验足够为他更好地做主,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匆匆忙忙地往前赶、匆匆忙忙地攀比,让我们没有时间去看一眼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需要。
也许我们不是刻意这么做的,但我们无意识中也许就在这么做着。
我们爱上了孩子身上生产出来的附加价值,而忘记了本应该爱的是孩子本身,为了追求更高的附加价值,我们的爱变得充满条件,上面布满功利,掩盖了爱本有的纯粹。
一个孩子,如果他本身从来没有被真正看到过,没有感受过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过,没被允许有过拥有独立的意志,那么当他离开家时,当他独处时,他也不会看到自己,也不会感受到自己,独立自主的意志就很难形成。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独立、自主,可是,我们给过他机会,让他练习吗?当他一但偏离我们想要的方向时,我们会第一时间把他拉回,并不允许他做他自己。
我们允许他在摸爬滚打中、在失败与碰壁的各种体验中感觉自己、探索自己、找寻自己吗?我们没有,我们会觉着那样太浪费时间,那样很危险。
我们什么都为他安排好,我们要求他行走在我们希望的,我们想要的,甚至是我们精心设定的那条路上,不允许他偏离一点航线,不允许他犯一点错误,不允许他失败。
或许,不允许的背后是恐惧,是担心,是恐惧他犯我们犯过的错误,所以,我们想将他打造成一个我们理想中的“我们想要的样子”。
有人说:我们不会飞,或者没有飞起来,就下了一个蛋,然后竭尽全力地孵化它,让它出生和长大后,可以圆我们飞翔的梦,还美其名曰“我这都是为了你,为了你,我宁愿牺牲我自己”。
真正的爱是什么,是深深的接纳,是允许他“如其说是”;真正的爱,是尊重他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让他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
我们做了多少越界的事情,不仅偏离了我们自己的航道,还在干扰他形成他自己。
我们的孩子,有多久没有发自心底的开心和快乐了?是不是很久没有了,如果这种感觉陌生的久了,估计他就渐渐不会了。
没有自我,是因为他没有被看见过,没有被允许做自己过。
没有价值感,是因为他很少品尝过被肯定,被认可,被欣赏,被告诉说“有你真好。”
没有这些东西的滋养,慢慢地,外界对他的评价,就会转化成他对自我的评价:我可能就是不好,可能就是他们说的“一无是处”,我可能就是毫无价值。如果他得到的负面回馈一直累积,那么他难免会怀疑“我的存在可能毫无意义,我的存在可能就是个错误。”
40%的北大的学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感觉自己不知道想要什么。
是啊,从小到大,他在做的、在选择的,都是父母想要的。也许我们就没有给他过选择自己想要的机会,渐渐的,“我想要的”就会被淡漠再淡漠,直到他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就像一件东西丢失久了,就很难找回来了。
有个小伙子,收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在全家准备一起庆祝的时候,孩子把通知书往爸妈面前一拍,“爸妈,你们一直想要的,我已经给你们了。下面的生活,我该自己为自己活了。”转身离开了家,再也没回来。留父母一脸错愕中。悲剧中,还存在着万幸,孩子还没有丢失自己,他还有强大的自我,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曾老师课堂上的一个女学员,三十多岁,看起来年轻可爱,有老公宠着,有婆婆护着,还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但在谈起自我时,她说自己并不快乐,因为她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小的时候,妈妈说“门口那条小河很危险,淹死过一个小孩,你一定要离它远些”,所以当她离河岸10米远的地方就不敢再靠近。妈妈说“你不能总跟***玩,她学习不好,会影响你学习。”后来她发现这个闺蜜跟自己越来越疏远,多少年后才知道,原来是妈妈偷偷去找了闺蜜,说“我女儿要考大学,你不能总跟她在一起玩,耽误她学习。”她数学好,想报考会计专业,可以多挣钱帮妈妈维持家用。可妈妈说“女孩子家的,学个师范就很好,以后当个老师多稳定!”于是,妈妈私下找老师改了她的高考志愿……
于是,到了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年纪,她还是一脸的稚气,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感觉自己象没有心一样,身体就像个空壳子飘荡在世间,还总被妈妈说“身在福中不知福”。
说起这些时,她总是泪流满面。
而小他两岁的弟弟,从小几乎在挨打中长大,因为妈妈让她往东,他就偏往西;让他撵狗,他就赶鸡;让他离那条小河远点,他就是在那里面学会的游泳……
总是跟妈妈对着干的弟弟,当年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报考了警察学院,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公安干警,有力量有担当,开心快乐。
姐姐对弟弟只有眼巴巴的羡慕,因为弟弟已真正地长大,而姐姐还是那个不知所措的“小女孩”。
其实,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成为自己”,这是每一个生命最深处的渴求。
著名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人类所有的作为,其目的是人。
透过事情,看见“人”!“人”才是那个主体。而不是把孩子当成机器,让他来产出我们想要的行为和结果。那个行为和结果不应该是最重要的,背后那个真正活生生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昨天在头条上,看见一个爸爸发的8岁儿子在家的日程安排,几点到几点写语文作业,几点到几点写数学作业,几点到几点喝水,几点到几点读书,几点到几点看几分钟的动画片……
爸爸工作忙,不在家,却可以通过监控看儿子,确实孩子很“自律”,到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下面的评论,请一色的赞叹和羡慕:“孩子真自律!羡慕中……”“人家孩子怎么培养的呀!”“我儿子什么时候能做到这样,我就烧高香了!”
可能,这确实是大部分爸爸妈妈的心声。他们想要孩子听话懂事,想要孩子成绩优异,想要孩子无论什么做的都好。
这些是我们的需要,孩子不是我们意志的延伸,他是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个体,他有血有肉,是跟我们完全平等的活生生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情感、情绪和心理需求。
我们越早把他当成独立的个体去看待,去培养,才能协助他更早地找到自己,成为自己,不再做一个“空心”的人。
透过事件看到孩子,透过成绩,看到孩子;透过行为,看到孩子,透过他的哭闹、反抗、叛逆,看到他在表达什么;透过情绪看到孩子,透过他的喜怒哀乐,看到他的诉求。不要总停留在表面,再多深入地看一看,看看他的内心,看看他的需求,内心的表达和呼求,往往不是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而是用情绪和行为来表达。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体,他或优秀或普通,或安静或调皮,或沉默或开朗,所有表象后面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故事和经历。我们不仅是听故事、看故事的人,更应该是帮助他一起谱写故事的人,帮他书写一个坚定执着的自我,写就一段人间值得的自我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