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承诺过要发一篇有关PPT制作的分享,今天来交作业啦(火车上无聊写的)。我把自己制作的经验和平时觉着有用的东东分了三个部分,有点儿多,但都是干货,你可以泡杯茶,慢慢看。
1.PPT是用来讨好观众的
我这里要讲到的PPT主要是用在演讲、汇报或者展示当中,作用是用来弥补光靠嘴说说说的听觉单调。
其实,在没有PPT的年代,一个好的演说者也同样能清晰传达自己的观点,让观众定睛倾听,实现琴音共鸣。
也就是说,演说成功的关键是思路、观点和内容,而视觉化的PPT呈现仅仅起到的是辅助观众更好理解的作用,不是主角。
我们在制作PPT时常常会陷进「心中只有我我我」的怪圈。满脑子都是“我下一步要讲什么”、“我怎么能不讲错”、“我的内容一定要放全”之类的刻板规则。
这也正常啊,毕竟大庭广众下“说”的那个人是「我」,当然PPT得先「我」说了算。
可换个思路,我们都有作为台下观众的经验,面对演讲者少则几十分钟多则数个小时的语言“轰炸”,其实是很难注意到他说错了几句话,少说了哪些内容。
观众大多时候是一种平平静静(甚至烦躁无聊)的被动接受状态,只有在演讲者出现强调、亮点等精彩部分时才会集中精力竖耳倾听。
因此,用来辅助听觉、配合大脑处理信息的PPT需要做到简明+亮点。
简明是为了不给观众造成视觉负担。想象下,空气中说话的声音一直在耳边作响,抬头看到的却又是密密麻麻的大篇文字,啊,简直是灾难。
亮点是为了时不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的眼睛愿意停留在屏幕上。
吸引注意力只是手段,让观众理解内容才是目的,因此亮点不能是哗众取宠的无关内容,而应该是和演讲紧密相关的视觉再现。让观众轻负担理解并赞同你的观点才够精明。
你可能会说,费劲儿做了个不给演讲者自己看的PPT,你让我怎么「讲」啊?我想说,你对着PPT逐字逐句的说那不是在「讲」是在「念」啊。对于一个识字的人来说,既然内容都在PPT上,那自己看好了,为什么需要浪费时间来听你念?
记着,PPT是用来讨好观众的,至于方便自己嘛,当然也有方法,这就需要下一个技巧,逻辑+熟练。
2.有逻辑的内容才更有的「讲」
PPT中讨好观众是条明线,暗线是自己演讲的思路和逻辑。如何呈现内容,什么时候突出强调,什么时候省略带过其实都是演讲者自己说了算的。
我的一般做法是先不打开电脑,只在纸上画出演讲思路。首先将演讲划分成几个大的模块,然后大概列出每一个模块又需要哪些内容来展开阐述。
整个图画下来是一个从上至下的正三角形,隐藏在图中的是演讲的逻辑,原理是提出观点,然后逐个解释并证明观点。
对我来说,这种将零散材料屡出思路的逻辑整理过程是整个PPT制作中最费时间最用脑力的环节,当然,只要做好这一步,后续工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一气呵成啦。
PPT逻辑敲定后,要想有话可「讲」还需要「熟练熟练再熟练」。你要对自己的主题做到充分了解,从前因后果到来龙去脉,追前述后做到理解掌握并心中有数。
有人怕上台后紧张突然失语卡壳,喜欢提前逐字逐句背稿子,我没有这样的习惯,除了自己记性不好即使背会也照样忘的原因外,更觉着理解内容比背会重要的多。
在理解基础上的「说」即使会有失误也是一种对话式的人性交流,观众会和你有思维碰撞,更真实;而流畅的背稿子则是机器式的「读」,将观众置之事外,虽然完美但也没有情感。
况且,演说中偶尔出个小错误,你再用调侃的方式强调改正,观众不仅记忆更深,也会觉着你很可爱,没什么不好呀。只要你熟悉内容,逻辑清晰,小错误完全不会影响演讲进程和效果。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种上当的感觉,明明是来看PPT怎么做的,却讲了一堆演讲方法。可我真的没跑题,因为PPT的本质是服务演讲。
搞清楚了PPT的作用和功能,相当于抓住了PPT的根,是前提和必要。只有理清了这些才能进行第三部分动手设计并制作。
一整篇全写在一起有点儿长,所以我把设计和制作技巧专门单放啦,等我下一篇哈。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祝你的每一次当众演讲都能想的明明白白,说的清清楚楚。
The end
如果你觉着这篇有用,记着转发给更多人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