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天气变得越来越燥热,窗外的麻雀有一声没一声的叫着。
我想起了今天辞职的姐姐。她家境不算差,但是算不上很好。她是我在学校兼职的负责人。她的性格,很客观的来说,并不适合干市场,但是她很勇敢的尝试了;她并不喜欢发单,不喜欢穿玩偶衣服,但是她依旧默默干着;慢慢的一点一点有了起色。我很好奇,也不止一遍的问她 为什么不回父母身边,她只是说:那样没有出路。
我有一个北京的同学。关系还过得去,很喜欢和他聊天。他是典型的北京人,热情好客 地地道道儿的。有一次和他聊天,我问他要不要创业,他开玩笑的说:说一句很作的话,我有家族企业,不用创业。(这里说明一下,这并不是炫耀,他家确实有产业,但是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他的打算很简单,大学毕业回家学习打理生意买卖,以后继承家业。但是,其实他并不喜欢在北京的生活,他说太累了,人和人太挤了。
我最近一直在想,为什么现在一直有一种风气。小地方的人总想往出冲,去北上广;而大地方的人却疲于北上广的生活。用钱钟书的一句话来说: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
前几年会有这样的鸡汤文: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这几年又有另一种鸡汤:不要总为名利奔波,我们都只是普通的人而已,活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
这两种鸡汤,真的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在平静中加上一丝励志,在慵懒中填上一份理所当然,再加上你当时颓败的心境,你简直不能不相信,不能不干了这碗鸡汤。为什么?
因为你脆弱。
人其实最害怕的不是什么身体上的劳累,最怕的是遇到不堪一击的自己。人脆弱的时候,真的很恐怖——你会对周围的一切表示无所谓、表示漠不关心,只想把自己藏在角落里,想向别人吐露心声却不知从何讲起。一个人待着、逃避着,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脆弱到不敢去正视自己的问题。就像一个机器人过完一天,或者一生。
我并不想分辨,到底是奋斗终生、不停奔波的一生有意义,还是心平气和循序渐进的生活更惬意;因为这没有意义,不是我讲的有道理你就会听我的,这取决于你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对生活发自内心的感受。但是,我仅仅想告诉你们,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跟随者。
无论是打工时的姐姐,还是我那哥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处世观去经营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走着。不打扰,但是,抑不会干扰。无论他们还是我们,都只是为了自己的价值而活着。
愿你以后,安好不再迷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