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关于自我,最基本的一条定理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都不一样。适用于别人的,未必适用于你。只有接受了这一点,我们才愿意花心思去了解自己,爱自己。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弯路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避免的。
1.为什么我总是搞砸自己的人生?
来访者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想学习,却无法集中注意力到书本里,最多学习半小时。想看电视剧,却看到一半就丢弃。就算看会儿电视剧,身体有一个“我”,就像旁观者,会歇斯底里:“你该看书了,这个剧并不好看,无聊死了!干吗一直看个不停、逃避看书呢!”最后总是“学习没学进去,玩的也尽兴”,我又在重复之前“搞砸人生”的行为模式了。
李松蔚老师建议:以旁观者的身份与当事人对话,例:旁观者:“你该看书了,这个剧并不好看,无聊死了!干吗一直看个不停、逃避看书呢!”
请你作为当事人,向旁观者解释,她认错人了。
对她做一句自我介绍,让她知道你是谁。比如:
当事人:“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以为的那个应该看书的人,我是……”
坚持记录七天,然后反馈你的感想。并记录对话。
通过七天记录与反馈,来访者感觉到自己一直以来,经常打压去否定自己、降低期待值或积极性,什么时候开始这样,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今天我察觉了,并且没有放任自己逃避。
复盘:
大多数痛苦都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的。”
“我希望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用学术一点的语言,就是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有差距。解决方案说来简单,就是“接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就像打牌,先承认手里的牌就是这些,然后再谋划怎么打好。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说一千道一万,现实中这个人再不行,他也是唯一的行动的指望。
道理简单,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
这个人怎么就不能更好一点呢?世道真是不公。人对于自己身上不满意的部分,积累了多年的厌恶感,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点想要和解的耐心都欠奉。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磨。就像这篇反馈一样,反复提醒,自我对话。过程大家也看到了,一点一滴的进展都不易。提问者坚持了一周,稍稍有些松动,也很辛苦。如果继续坚持,收获也许还会更大一些。
需要时间,没有速成法。消化了“我不该如此”的错位感,才能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满意也罢,不满也罢)。这还没完,从看清自己到欣赏自己,从欣赏自己到用好自己,从用好自己再到自我实现,每一段都是长期功课。在自我认识、自我成就这件事上,我们有一生的路要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