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无缘无故的天才。
天才的背后,是你不曾知道的努力和坚持。
天才都是培养的,相信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所有孩子的潜能,相信专业的力量,相信你选择的导师。
红袖古筝,一直在寻找天才的种子,一直在努力培养天才!
![](https://img.haomeiwen.com/i9130387/c98660e7c63f622f.jpg)
莫扎特
在古典音乐界,莫扎特被认为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七岁环欧洲旅行演出,能弹奏多种乐器,能作曲,具有完美音高,能识别出升A调或降E调。种种技能加持在一个七岁的孩子身上,好像非天才难以解释。
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莫扎特的父亲也是一名音乐家,培养出钢琴演奏家的女儿之后,更加用心地训练年幼的莫扎特,使他得以在极小的年级就得到大量且目的明确的练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9130387/8da8cb01c3889c35.jpg)
郎朗
著名钢琴家郎朗全世界巡演那么忙碌也从未中断过练琴,他说:不练琴就等于慢性自杀!郎朗的启蒙老师朱雅芳说“很多人问我,郎朗全世界的跑,哪有那么多时间练琴?但你们不知道,他在火车上、飞机上,一切的空余时间,都在读谱,然后把他储存在大脑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9130387/f6df09a951a2b3a2.jpg)
肖邦
肖邦说:“我每天努力练琴十几个小时,最终世人用天才两个字总结我所有的汗水”。
红袖古筝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所谓天才有“他们生来就具有某种特殊的能力,不用特意训练仍然可以变成杰出人物”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人们对传奇故事的本能向往。天才的说法,只抓住了最具震撼力的片段,省略了日常的诸多细节,以至于使我们认为,他们生来就比别人优秀,毫不费力就取得了成功。其实,他们的成功遵循着一种黄金法则,那就是刻意练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9130387/179ba15450b1730c.jpg)
有目的的练习
1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短期目标是每次都比上次多进步一点。就这样把目标分解,并制定一个计划,在达成每一个细致的小目标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行为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
2
具有专注的练习状态
练习的每时每刻都尽力保持专注,集中精力,没有任何走神的空间。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上课时必须要全神贯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9130387/e5580b2deb135d0b.jpg)
3
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又错在哪里。不然,你不可能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提醒孩子注意的事项。
4
需要走出舒适
练琴让孩子感觉到太舒服,是错误的。没有天生喜欢练琴的。要让孩子在离自己能力极限不远的地方挑战他,让他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都是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孩子走出舒适区,走出无休止的纯玩,便永远无法进步。当走出舒适区,几乎每个陪练的家长,和每个孩子都会碰到瓶颈,那些关卡看起来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越过障碍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可以思索更好的方法,听从于老师或教练,他们可能已经熟悉了你遇到的障碍,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5
高标准,严要求。
红袖古筝,倾向于严格要求学生,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上课时必须非常认真,不能丝毫走神。练琴时更要认真,全神贯注。上课就是上课,练琴就是练琴。玩耍则像玩耍,痛快的玩。
生于一个怀抱梦想的时代,每个人都想成为行业的杰出人物,但梦想同时也是现实的,杰出人物无不来自刻意练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9130387/58a7af68a0df2035.jpg)
红袖古筝总结其关键词:目标明确,专注投入,及时反馈,不断挑战舒适区,找到行业优秀导师,强化动机,坚持练习。也许这些词你都听过,但是做到是另一种境界。红袖古筝的秘笈便是“好的导师+有效的练习”。秘笈已传授,那就从现在开始给自己或者让专业老师帮你做个刻意练习吧,效果自然可以证明它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