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曾经说过一句话:无知比博学更容易让人产生自信(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这句话因为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而更加地为大众所津津乐道。
有人会把达克效应所表达的理念与无知无畏划上等号,实际上似乎并非如此,在当今社会之中,完全无知的人是少数,而知道自己无知的人也大都行事小心谨慎,生怕把自己的无知暴露于世人面前丢了面子。个人认为,达克效应中所说的并不是无知的人,而是那些“一知”的人。
无知未必真无畏,“一知无畏”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信念之一。现实生活中有两个例子可以来让我们参考一下:
第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知无畏”很容易出现在球迷群体当中,无论是在比赛前还是在比赛后,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里,我们都会经常地看到球迷对于球队的战术、阵容依旧球员的打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有些球迷只是谈论自的个人观点,而“一知无畏”的人群则并非只是“个人意见”的阐述,而是在没有任何足球执教经验、学习的基础上,去用自己看球看到的“热闹”去否定一名成功过的教练的足球理念。我无法否认,在一场两场比赛当中,确实有可能发生“球迷的用人及战术设计优于教练的选择”,但这真的只是蒙上了,并不能说明这个球迷真的懂得如何去执教一支球队。与无知无畏不同的,你会发现那些承认自己无知,或者真的不懂球的球迷,他们并不会过多地发表否定性、攻击性的言论,而只是就自己的好恶或喜或悲。
第二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知无畏”则更接近我们的生活,会经常出现于人们对于医疗的态度之中。按照正常的逻辑,人们有了病痛,是应该去正规的医院找医生就诊的,但是在现实当中,即便有些人去了医院,也总会对医院医生的诊疗方式(不是服务态度)颇有微词,更不用说有一些人在生病时相信那些未经验证的“偏方”了。
“一知无畏”的在就医方面显得更突出,具体表现就是:你会发现那些完全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是很听医生的话的,也很相信医院的,敢于和专业医疗机构、人员、方法“叫板”的,恰恰是那些读过一两本医学方面的图书,或者通过网络查阅过一些疾病治疗方法,或者是从某个媒体上听到一些公众人物说了一些什么的人。要是完全说这些人没有知识、不学习,可能还真冤枉他们了,但是他们却把自己的一知半解当成了“学问”,这才是“一知无畏”的根源。
总结来说,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在专业领域比专家懂得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句话是一句非常像悖论的“大实话”——人们当然“只知道自己知道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但正是这一点,限制了人们的思维,让人们会固执地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认为自己知道的就是“知识的全部”。
想要让自己不陷入“一知无畏”的状态,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多看、多想“反方观点”,比如当你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正确的认知”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查找一下有没有科学家在提出“全球变冷”的观点呢?先不要主观地去界定对错,要看看双方的论据是不是充分,举例是不是详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待一件事物的方法并不是通过第一认知(包括主观判断、上网查询、道听途说)去分清对错,而是要尽可能多地去看到可能性,然后再去多听听该领域的专家们(注意,有个“们”字哟)是怎么说的!
所以,当我们敲击着键盘抨击某位球队教练的时候,不妨多想想为什么球队没有请我们去执教;或者,当我们认为哪家医院的哪位医生医术不行的时候,也应该再去别家医院多检查一下,而不是用我们非专业的知识来判断本来“很专业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