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后有获——井冈山的斗争(1)

读后有获——井冈山的斗争(1)

作者: 学习别人怎么编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0-06-17 23:14 被阅读0次

时年34岁。

这是毛泽东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分析原因

主席写文章,总是喜欢首先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原因:这个是怎么出现的,

例如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出现,给出了六个原因,

在对手的不同状态下的应对措施,

所以,看问题,要分析,分析小的形势,也要分析大的背景形势。

人生就是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过程

打了胜仗要分析原因,打了败仗更要分析原因。

相关文章

  • 读后有获——井冈山的斗争(1)

    时年34岁。 这是毛泽东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分析原因 主席写文章,总是喜欢首先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原因:这个是...

  • 读后有获——井冈山的斗争(3)

    对于中间阶级,小地主和富农,"不杀反水农民",为什么? 革命低潮时,割据地区最困难的问题,就是拿不住中间阶级。 对...

  • 读后有获——井冈山的斗争(2)

    分析红军的来源,是为了强调"支部建在连上",为了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的影响。 是为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

  • 井冈山的斗争

    一、背景简介 《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是毛泽东1928年11月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井冈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

  • 读后有获——影评(1)

    什么是影评? 影评:电影评论。 是对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

  • 重到革命圣地井冈山

    随着单位培训,又一次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再次重温了伟大的井冈山斗争造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它是具有原创意义...

  • 读毛选杂感4:井冈山的斗争

    本文写于1928年11月25日,是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主席当时35岁。 文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湘赣边界的割...

  • 西江月.上井冈

    在井冈山学习期间,认真听了李炳华教授主讲的《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一课,至今依然记忆犹新。整堂课我都被李教授充满...

  • 4、井冈山的斗争

    敌人(各个军阀)的势力状态有起伏,有时因互相产生争斗而不稳,有时因斗争暂停而趋于稳定。红军需要因时而动、因势而动,...

  • 004-井冈山的斗争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这是毛泽东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有获——井冈山的斗争(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ae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