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南怀瑾先生说:“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认为,如果寂寞能当成一种享受,那就可以讲道德了。如果你视寂寞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难讲真学问,真道德。但是在此,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要做到公正、诚信、守约,同时尊重他国,才能获得别国的友谊。同样的,个人也是一样,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修养的高下,是决定与他人相处得好与坏的重要因素。道德品质高尚,个人修养好,就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友谊;如果不注重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就难以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交不到真心朋友。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低级文明向高度文明发展过程的重要因素和内容体现,它也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
有德的人,无私无我地与人为善,凡事总能够先为别人着想,为事情的整体大局想,圆融好周遭的一切。善良有德的人,心宽路自宽,有失亦必有得,终其一生是永远不会寂寞的。“德不孤,必有邻”,不求而自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