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常”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佛经中说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
“诸行”,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迁流变动的,所以叫行。这个字本身就包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字,实际上包括着“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状态: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然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的消灭叫做“灭”。
人的一生从生到死,是由刹那刹那相续构成。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要经历生、老、病、死,即生住异灭。
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
带着这个视野,回过头细细品味今年罗胖跨年演讲中的那句金句“任何创新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先会被当作“异端邪说”,然后成为“伟大革命”,最后还原为“稀松平常”。除了感慨过程的艰辛,还能感受到过程背后早已注定、必然的走势,这种超越于人算之上的法则,我们暂且只能顺应和敬畏。
无论是人类还是产品,或者企业、公司、甚至是历朝历代……统统有生命周期,就连股市也有牛市熊市。从竖的方面说,他们相续不断,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升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从横的方面看,品类之间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
既然一切事物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我们怎样做一个聪明的参与者,从过程中享受利益最大化,我分享两个观点。
第一是拥有“进退感”
这需要相当敏锐的洞察力作为前提,一旦看准时机就立刻参与,当红利期已过,或者是走向坏空阶段之前,全身而退。
第二是锻炼“参与度”
对于某件事,当系统性、全局性思考过后,该投入多少精力?该投入多少财力?参与的力度该是多大?机会就在面前,怎样把握?贪婪和恐惧往往一线之隔。
这两点书本上真不好学,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迭代,经历多了,反省深了,自然信手拈来。
人类正因为有了短暂的生命周期,才有了活着的意义,才知道在有限的时间里,当下做什么事最重要。
罗胖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期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现在种下这颗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树吧,顺便和时间做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