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大脑对仇恨如此放不下?研究:可能是欲望在作祟

为什么大脑对仇恨如此放不下?研究:可能是欲望在作祟

作者: 一起观科技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16:16 被阅读41次

    仇恨是人类不可抹灭的感情之一,历史上也经常可看到无数悲剧事件因此产生,但人类究竟为什么如此容易怀恨在心?外媒向专家询问后得到解答,同时也特别解释了关于放手的重要性。

    就像其他情绪,仇恨和愤慨的能力也刻在我们的 DNA 中,当我们将怨恨的感觉和报复的欲望回归到最原始水平时,其实就是一种进化的精神状态,源自于欲望促使我们实现某种目标。

    在大脑中,行为活动系统(BAS)让所有人展开行动,也是这个系统迫使我们追求和实现目标,虽然我们对 BAS 涉及的生理过程知之甚少,但我们所知它可能是由多巴胺促进的过程──这种神经递质与奖赏、强化和积极情绪相关。

    从心理学来看,怨恨的感受及复仇、赦免的欲望,和追求目标与满足渴望的期盼直接相关。迈阿密大学心理学教授克鲁斯指出,人们并不是寻求快乐或奖励本身,而是追求实现目标的渴望。这种不安感给予复仇一种强制性。

    也就是说当我们与他人发生争执时,会处于一种永恒的渴望或欲望状态,我们会开始重视──有时甚至痴迷于让我们焦虑背后的人改变主意,最好是让他们承认错误,理解他们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并最终吸取教训。

    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会觉得需要以针锋相对的方式,透过口头或身体上的方式去伤害对方。明白伤害我们的人已意识到他们错怪我们,他们受到惩罚并开始改变行为方式,这样的感受会带给人真正深刻的满足感。

    正是这种满足感,使报复令人感觉如此愉快。然而为了得到这种满足感,除了报复过程失去的东西,我们还必须付出什么代价?

    为了理解仇恨在脑部的作用过程,澳洲新南韦尔斯大学神经科学家找来受试者进行功能性磁振造影,并在过程中用言语污辱受试者并观察大脑变化。研究团队发现在愤怒爆发阶段,大脑中负责决策、记忆检索的内侧前额叶皮质亮得就像圣诞树。

    两周后参与者被带回来,并被要求回想被污辱的经历及感受。在这个阶段,受试者大脑不同部分被刺激活化,包括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海马回、与情绪和成瘾有关的岛叶及涉及情绪各种功能的扣带皮层。

    复仇念头的迷人之处,也可以从在人类文化的普遍性看出。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的社会调查中,所有人种文化材料都有约 95% 出现仇恨和报复概念。一些证据显示像乌鸦、黑猩猩等物种也有类似习惯,例如报复性暴力,报复性威胁和怨恨相关行为。

    ▲ 研究显示,乌鸦可以持续数天甚至一个月的记仇。

    这些情绪存在是有原因的,卫生研究院神经系统发育和可塑性主任菲尔德解释,争执、仇恨和怨怼都源自愤怒,而愤怒的情绪使我们对战斗做好准备。战斗过去是自然界生存斗争的必要行为,而现代世界的某些可怕情况下也仍然必要。

    怀恨在心、想要报复、展现出我们不是泛泛之辈,这些行动的目的都是阻止未来的伤害,某些情况下,保留怨恨并在对的时间采取行动可能是成功策略,但我们仍然得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克鲁斯2007参与的一项共同研究发现,从心理层面来看,那些堆积情绪人身体产生的皮质醇高于正常水平,这种压力荷尔蒙过多会导致焦虑、抑郁、睡眠困难、记忆和注意力集中问题,甚至体重增加。

    付出的另一项成本则与行为有关。2005 年另一项研究显示,怀恨在心或沉溺于愤怒会让人很长一段时间增加侵略性,甚至对那些与仇恨或怨恨毫无关系的人也如此。

    除此以外,仇恨同时也有一种强迫性质。当我们堆积某些愤恨情绪时,我们会反复思考自己如何受虐,并着迷于希望自己做过、说过或即将要做的事。

    这些想法占用了大量磁盘空间,而这些都是机会成本,这意味着你还有其他无数事情无法思考。你无法想到现在拥有的良好关系,不能以有成效的方式思考你的未来,因为你正反复思量同样的事。

    因此,虽然怀恨在心某种程度可能看起来很有效,但其实可能正在拖累我们。在已经改变许多的现代生活环境中,有时这种本能反应会错估形势,愤怒和侵略可能会被不适当地激起,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帮助解决问题,反而会使情况恶化。

    当然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原谅永远不是简单的事。尽管宽恕难以实现,但我们仍应冷静下来评估情况并试图克服它。下次因为愤怒陷入似乎不合逻辑的思考循环时,记得提醒自己,这是大脑引起的感受,而不是其他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大脑对仇恨如此放不下?研究:可能是欲望在作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fl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