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与信仰的实践都是修行。
释真可在《潭拓山嘉福寺观音殿足迹赞序》中明言:“人人因赞生奋,因奋生恒,因恒生克。”无非“苦心志,劳筋骨,积岁月,忘寒暑……”。
信念趋于有情,在入世上建功立业。夫差雪耻破越;勾践尝胆亡吴;伍子胥覆楚;申包胥复楚等等。这是信念的力量与成就,有情之殇循环往复,终归无情。
信仰趋于无情,于出世处证悟解脱。嘉福寺观音殿的足迹是“以有情之踵,磨无情之砖,砖穿跡成,双趺婉然。”鸡足山路上,尚有虚云的檀香汗渍;《冈仁波切》只是朝圣者的缩影;一钵吃尽天下饭,一杖问尽天涯路……这是信仰的力量与成就,“使后之见者,毛发俱竖,涕泪交下。”
不用对信念和信仰厚此薄彼。信念或信仰的实践者,各有成败。信念是侧重信自;信仰涵盖自信、信他。信是共性,是基础。各有所衷,起心动念,凡志虑纯真者无不感怀,心有所得。
各有所衷,各自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