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龙文照水 杖乡壮怀

龙文照水 杖乡壮怀

作者: 范功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07:20 被阅读0次

龙文照水 杖乡壮怀 ——学人江鸿政博士侧记 范功                                                                              书法之于中国,乃吾国艺术之精粹,民族之瑰宝,文化之根源。夫图画记事,历经千载,始成文字。毛笔既出,奇怪生焉,书法传矣。意象造型艺术,足以悦目怡情。书者,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为心之画也。文化传承百代,艺术发展千年。字以载文,文以载道,道寓于书,古之名贤,精于书道者众矣。                                                        宝岛台湾,文脉绵绵。其文艺肇兴于春秋,恒长于三国至清季,并蔚然于今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挥笔落落书画佳构,吟咏篇篇绝妙诗文。山魄积生精气,水魂增长灵光,文脉人脉相济,翰华物华齐昌。墨香深处,简居鸿儒。尤聚人杰于台北,繁物华于台南。江鸿政博士自兰花盛郁之地宜蘭县立志,以学高绩优背井乡关,后成就于注册精算师鸿业,根基台北,名闻宝岛各界。先生精于算理,又酷爱文艺,雅好格律,钟情书道。其人性情爽朗,坦诚朴厚,加之择善交友,广结良朋,与书道同仁沈荣怀先生诸贤共擎宝岛书坛之大纛,同大陆书界与国际友人之广泛艺术交流活动中,先生倾力甚多。丰获赞誉之时,先生百尺竿头,求知若渴,两度负笈燕京,求学于大陆著名学府北京师范大学,虚怀求教于书坛前贤,不耻问学于墨林晚生。无论风雨午后,初雪黎明,先生皆惜时如金,勤学不辍,感奋后学。 吾于山城重庆浅执教席,教然后知困,于气爽秋高时节,与先生同时问道于京师,就教于倪文东教授门下,因此结缘,成忘年之交。日薄兰蕙,曦照励耘,感喟世情于问学散学路上,切磋书论于操场宿舍道旁。先生阅历深厚,见识广博,又能严于律己,厚以待人,与我启迪甚多,每每念及,便充实于心,感动于怀。                            先生于书艺,并不执于一体,而是诸体并进,力求兼通。我与先生论及书艺传统,悟言于一室之内,多有共识。彼此认同“传统”之于书画,犹如决绝离家出门远行之浪子,于疲累途中偶尔歇息之际,或于喧嚣散尽默然回首之时,定然愈加亲切,倍感温暖。而书法一艺之学习,或师法乎上,绍继古代经典,探取其中精华,历经困顿,九折股而为良医;或渐悟传统之内涵,撷奇汲趣于残碑断简、民间书迹,融于经典碑帖,加之勤习感悟,辅以读书游历,胸次襟怀,终有所成。此学书两径之关键,重在一“得”。有所“得”,则须与古为徒,以史为鉴,明理通变。无所“得”则会徒费年月,欺人误己。 先生虽年已耳顺,仍精力充沛,时有新思妙感于心头。而其自青年之际则沉氲文艺于台北胜地,耳濡目染于中华文化传统,故其书艺之取法爱今厚古,并以优秀时人为津梁,着意于“古不乖时”,渐入传统之堂奥,于作品中已见其所“得”,令人欣慰。于先生作品之中,隐见台中书法导学之师以及京师名师倪文东先生及诸位老师之影响,于墨痕字迹之间浸透书者心血与追求。苟知其术,适可兼通。观其书法,足见其胸怀之静雅,性情之宽和。唐人齐己《早梅》诗中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此谓江博士艺术追求之真实写照。龙文照水,杖乡壮怀。斯道无尽,其作品虽未臻从心所欲、洞然通悟之阶段,然已渐入佳境,难能可贵。其将书艺升华同视作人生修为之携升并进,其于学术书艺上移山开道,焚膏继晷之努力,终将使其到达愈加光明豁达之境界。                                  世路漫漫,相伴雅艺美文便不觉寡味。人海茫茫,得遇益友良师当倍加珍惜。期待他日有幸,在宜蘭播馨之江府芸窗,共饮高山佳茗,再叙诗书情缘。                                                              2018.4.13下午                        

龙文照水 杖乡壮怀 龙文照水 杖乡壮怀 龙文照水 杖乡壮怀 龙文照水 杖乡壮怀

相关文章

  • 龙文照水 杖乡壮怀

    龙文照水 杖乡壮怀——学人江鸿政博士侧记范功 ...

  • 杖乡霞韵

    这辈子过得真快 不知不觉已过花甲 岁月催人人已老 却又是新的到来 桑榆未晚近黄昏 杖乡浓情染鬓霜 青春付诸事业 苍...

  • 勿理挂

    勿理挂 杖乡温时历 还还花甲泪 杖乡六十龄回望今晚朝,湿润眼眶的是啥) 卦无五行力 ...

  • 白云观三官殿楹联

    上联:赐福解冤录风乡之鬼籍 下联:举功奏过司旸谷之龙文 这是白云观的三官殿楹联,现殿内奉祀天、地、水“三官大帝”。...

  • 山乡

    山中何所有,自古是吾乡。 箬笠亲风雨,蓑衣透暖凉。 芒鞋甘涧饮,竹杖霁山阳。 细水长东海,修篁总上苍。

  • 致:婆婆

    婆婆,命途坎坷。 而立之年金口玉牙, 知命之年几经悲凉, 杖乡之年慈祥和蔼, 杖国之年疾病缠身, 杖朝之年与世长辞...

  • 杖朝之年的孤独

    众所周知,后世的封建王朝在礼制上大都沿袭了周礼,《礼记·工制》中有提到:“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

  • 壮怀

    心怀青春,春常在, 独立寒秋,秋山远。 才出炎夏,夏暑尽, 将入严冬,冬梅鲜。 五湖为家,家妻怨。 四海戒边,边境...

  • 壮怀

    歌中似有春前味, 曲里隐约秋后凉。 词面荡滌夏日雨, 诗迎傲雪冬梅香。 晨风舞剑东山志, 暮雨挥毫西海狂。 夜露墨...

  • 【关中风物志】土床烟足紬衾暖———关于“炕”的记忆

    “男儿壮怀赛柔肠, 秦川自古帝王乡。” 《大秦帝国之崛起》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片尾曲一句“秦川自古帝王乡”,唱的无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龙文照水 杖乡壮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oc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