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唐金龙的书《教育追求——所有梦想都开花》里面有几则小故事读来,对于我一个普通的教育者来说很有启发。
第一则:很久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才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银色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的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的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
多么不识好歹的孩子!这位母亲并没有责怪儿子异想天开,并没有像我们家长那样,训斥着让他回房间去写作业,而是平静地对孩子说:“好啊,不过一定要急着回来喔!”
结果是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
第二则: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墨水。母亲不在家,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小男孩忍不住打开瓶子,开始在地板上画起了妹妹的肖像。不可避免地,他把各处都洒上了墨水的污渍,家里变得脏乱不堪。
当他的母亲回来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但他同时也看到了地板上那张画像——准确的说是一堆乱七八糟的墨迹。但她却惊喜地说道:“啊,那是莎莉!孩子,你真想的出来呀!”然后她弯下腰来吻了她的儿子。
那男孩——本杰明·维斯特,后来成为一个著名的画家,他常常骄傲地说:“是母亲的亲吻使我变成了画家。”
第三则:有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着能有人帮他找一份谋生的工作。
“数学精通吗?”一个人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
那个人接连的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
“那你先把你的地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的写下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而就在这时,他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的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个份糊口的工作。”
也就是普通的一句话,却一下子点燃了年轻人心中想象的火把,且越燃越亮直至光辉灿烂。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这三个故事我明白了一道理,三个小孩子,都怀有梦想,而梦想是双隐形的翅膀,可以给人飞的希望。只要我们好好保护梦想的萌芽,我们必将看到,所有梦想都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前两个孩子成功的原因在于母亲对孩子梦想的保护,他们没有像传统的母亲那样认为孩子的想法、做法都是胡思乱想,胡作非为,没有告诉孩子想上月球那只是痴心妄想。后一位母亲也没有因为孩子弄脏了地板而大发雷霆。他们只是悄悄的保护起了孩子的想象力,用他们的语言和行动给了孩子莫大的支持,我想不用做什么,这就足够了。
而大仲马的成功,在于陌生人的鼓励。这让我,一个普通教育者受到了莫大的震动,因为在我教书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不务正业”的学生,有的不好好上课,偷偷在底下画画;有的上课时间已经到了,还是抱着篮球不肯撒手;有的一天到晚,嘴里总是哼唱着他们才能听懂的歌词……而我又是怎么处理的?可能过多的时候是劝他们“改邪归正”好好学习吧!那时,在我的心中可能对于孩子的每一种梦想并不是很理解吧!
“所有梦想都开花”,越是年龄小,越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可能也是孩子想象力的开始,作为成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想上述三则故事已经告诉我们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