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下】(19)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下】(19)

作者: 饼干贝贝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21:52 被阅读14次

          苏东坡诗的风格,有被人看作举首高歌、逸怀浩气、开阔飞扬的一面;但是也有韶秀的一面,写得清丽秀美。我们还要从他超旷之中看到他苦难之中的悲慨。叶嘉莹写过三首论苏东坡的绝句:

    揽辔登车慕范滂,神人姑射仰蒙庄。小词余力开新境,千古豪苏擅胜场。
    道是无情是有情,钱塘万里看潮生。可知天海风涛曲,也杂人间怨断声。
    捋青捣麨俗偏好,曲港圆荷俪亦工。莫道先生疏格律,行云流水见高风。

            第一首前两句是他性格的本质——持守超旷的达观。苏东坡不仅诗好,文章书法也好,写词只是以余力为之。一个人有诸中而后形于外,不是描头画脚的矫揉造作,是你尽管余力为之,也自然把你的修养流露出来。所以说“千古豪苏擅胜场”。“豪”,是因为一般世上人把苏东坡称做豪苏,把柳永称做腻柳,两者对立,却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两个人都有开阔博大的成就却并不完全相同,辛是英雄豪杰之气,而苏东坡是逸怀浩气之怀,是旷达的襟怀。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下】(19)

            我们看苏东坡不要只看他豪放,要看他的忠义持守,他的政治理想,他的在失意挫折之中的旷逸襟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东坡本来经过了乌台诗案,“魂飞汤火命如鸡”,几乎被处死,被贬谪到黄州来。他内心有忧患和悲慨,可写出来的词多么开阔博大。不但融合在开阔博大的景色里,而且是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了。这是能造成他旷逸襟怀的另一个原因。他有一种历史上的通观,把自己放在整个大历史背景之中,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古往今来有多少盛衰成败荣辱。在一首《永遇乐》中开头委婉优美“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后面“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也是把自己放在古今如梦之中,这是难得的历史和文学修养!作为一个人该有一种历史观,才不致把小我的利害计较得很多,也才不会把小我的忧患看得那么沉重,因为有古今许多历史人物和你在一起担负了这些盛衰兴亡的悲慨。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悲哀感慨中有一种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和通脱。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下】(19)

            “故垒西边……”则体现了他的严谨认真,是借古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大江东去的大背景,赤壁故垒的小场面,加上一个“早生华发”的小人物,回想周瑜有儒将风流、有赫赫战功,  再看我的处境吧,被贬黄州一事无成,“故国”指谁?“多情”指谁?故国呼应词题应指赤壁,是三国时的孙吴。神游说的是周瑜的魂魄“故国神游”。我今天凭吊你周公瑾,假如周公瑾死而有知,回到你当年的赤壁来。多情,是说周瑜如果有情的话他就会嘲笑我吧。

            东坡笔下背景开阔历史悠久,有我一事无成跟周公瑾的对比。可是周公瑾又如何?不是也“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了!所以人要有通达旷逸的襟怀,我就拿一杯酒,洒给江心中的一轮明月。与李白“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寂寞悲哀之中的飞扬不同,东坡悲慨中有一种跟高远天地,江水明月结合的超脱。

          再来看他一首感情变化容易,有线索可追寻的小词:序言——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逐书以遗之。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下】(19)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满庭芳》

      开端非常悲哀,我想要回到故乡眉山去,可一但仕宦贬官了,就身不由己。四十八岁了已经是百年强半,未来还有多少日子?我谪居黄州经过五年两次闰月,小孩子说了一口的黄州话。每当春社秋社的节日,山中的朋友杀了鸡和猪,酿了酒,相劝老东坡和他们一起过节,我也心甘情愿在这里终老了。可是诏书下来要移往汝州。“人生底事,来往如梭”,此去奔波途路,我想汝州一定也有汝州的好处,可以“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但是我舍不得黄州,“好在堂前细柳”,你们怀念我的时候,就不要伤害我种的柳树。这首词是送给当时一个从江南来看他的朋友,他说我怀念故乡,也爱黄州。还没到汝州,而我也怀念曾经呆过的杭州。希望你带一个话到我曾经停留过的地方,告诉当地父老,旧日的亲友,旧日我治理过的人民百姓,希望他们生活安定快乐, “时与晒渔蓑”。

       苏东坡一方面对自己的苦难能够放达超脱,而一方面是如此的多情,他对所有经过的地方,所有来往的人物念念不忘,饱含深情!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下】(19)

            夏敬观(1875~1953)将苏东坡词分为两类,他说:

          东坡词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也。若夫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陈无己所谓:“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乃其第二乘也。(《唐宋各家词选》引《吷庵手批东坡词》)

      夏敬观以为苏东坡有一类词,是天风海涛之曲,而中多幽咽怨断之音的,那是他最好的词。至于豪放激荡的词,乃其第二乘也。

      苏东坡的词摆脱绸缪婉转之态,举首高歌,写了浩气逸怀,这对于词是很大的开拓。可是,在当时很多人不承认他这种风格,说他好像是教坊雷大使之舞,虽然跳得很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因为词自五代《花间集》以来都是写闺房儿女的。在词的发展史上,东坡是把词诗化的一个高峰。可是毕竟是词,不管他写了多少豪杰的壮志,他最好的词都应该有一种曲折幽微的美,要把浩气逸怀结合了词的曲折幽微的特点,这才是他第一等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多幽微少;《满庭芳》离黄去汝太明显,幽微隐约处太少,开阔发扬处太多!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下】(19)

            我们现在就要看一看真的像夏敬观所说的上乘之作: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一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沽衣。-《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东坡在新旧党当政时,都不苟且不附和。他写过这样一封信:

            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致此烦言,盖始于此。然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与杨元素书》

          王荆公(王安石)和温(司马光),我都是不肯盲从的,不苟且附和,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攻击议论。但是,他们无论对我怎么样,我不在乎,对于进退、功名利禄的得失,我早就等量齐观了。在他的《定风波》里“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超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定,“何妨吟啸且徐行”的通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勇敢,对我而言,“也无风雨也无晴”,“于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再有打击我也不怕。与旧党的人论政不合,于是出官到杭州。后来苏东坡又被召回汴京,这首《八声甘州》就是离杭回汴京时写给好友和尚参寥子的。回到朝廷结果如何,将来的得失祸福如何不可逆知。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下】(19)

          那多情的风卷起钱塘江潮涌来,又无情地送潮归去,宇宙万物都是如此的,潮去潮来。在写潮水之中已经寓含超越和悲慨。钱塘江上,西兴浦口,有多少次的潮去潮回,有多少次的日升日落,这是通古今而观之的眼光。我不用说今古的变化,就是宋朝党争之中,有多少人起来又有多少人倒下去了?谁像我东坡一生一世,把这一切都置之度外了。忘机见于(《列子·黄帝》),说有一个人喜欢鸥鸟,每天坐船到海上,鸥鸟下来跟他一起游玩,在他手中吃食。一天他父亲对他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他就存了捉鸟的,这鸥鸟就飞而不下,因为那个人存了“机心”,就是别人要捉它的机心。而“忘机”,则是说把得失荣辱的机智巧诈之心都忘记了。

            后半部分你看他的转折。我现在难以忘怀的是,当春天在美丽的春山之中,当空蒙的晴翠的山峦烟霭的霏微之中,我在西湖跟你在一起惬意的生活。碰见你这样一个知音般能诗的好朋友,是千古难求的遇合。可是现在我要离开你,去到朝廷之中,是祸是福,不可逆知。“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谢公,晋朝的谢安,当年隐居在会稽东山,朝廷请他出山,做到宰相,可是后来受到朝廷的猜忌,出官到新城去。去的时候,谢安造了泛海之装,说将来要从海道回到隐居之地。可是,不久谢安生病了,是被人从西州门抬回的。谢安死后,他的外甥羊昙非常哀痛,从此不从西州门经过。这里写得很悲哀,我跟你订一个后约,有一天我要离开汴京,将从海道回到杭州来,希望此愿不违,将来我们能再聚。希望我不要死在那一边,将来你如果再经过首都的西州路,为我流下泪来。希望我们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惠州,被贬到儋州,据说参寥子曾经不远千里追随寻访苏东坡再续知己前缘。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下】(19)

            像这样的词,真是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前边美景开阔博大,中间写政治斗争祸福之患深刻悲哀,中多幽咽怨断之音。认识苏东坡更要看他天风海涛之曲与幽咽怨断之音两种风格相揉合的作品。这才是他真正最高成就的境界。

            叶嘉莹第三首论词绝句是说,苏东坡的成就是非常广泛的。他也写一些诙谐游戏的作品,也写一些农村的通俗作品。“捋青捣麨”,他用俗语写得很好。“捋青捣麨”是出于苏东坡的一首《浣溪沙),是他在密州祈雨道中作的。他说:“捋青捣麨暖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写的完全是乡间风物,也写得很好。曲港圆荷出于《永遇乐》(明月如霜),也写得很好,工整清丽。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整理于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下】(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q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