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子休
墙说一块块砖头,建成了墙;
一堵堵墙,四周环合,建造出房子。
墙内何人、墙外何事?
一面面坚固而直立的墙,将内外的事物真真切切地分隔开来。于是,我们有了“内外有别”的说法,有了“个人空间”的概念,甚至有了“隐私”一词的出现。
不得不说,从古到今,人们对墙都是偏爱的。
而对于我来说,也是极爱墙的。因为有了墙,我们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小片不被外人打扰的地方。
在这片小天地里,我们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像李清照那般“浓睡不消残酒”,大概也是没有人知道的吧!
或许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宅”的人,习惯并安于独居一处,自我消遣。
世界那么大,日新月异,变化难测。
虽然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去关注的。
“各人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墙,正好给了我们去逃避,去忽略的借口。
试想,若是当初名士杨修坚守着他与曹操之间的那道墙,不去跨越君臣的界限,不肆意地挑衅君主的权威,或者,他就不会被杀害了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底线。
若是我们能够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理解他人的做法,接受他人的行为,或者可能,我们将会更好地与人相处,与人为善。
在王安石的《梅花》中,有那么一句万世名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如果我们细细想来就会发现,在这里,王安石先生忽略了河边、田野的梅花,而独独描绘了小小墙角的梅花。
或许,就是因为有了墙遮住外界的光彩缤纷,光怪陆离,才让人愿意用心去领悟、去体会大自然的奥妙吧。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也是这样:缺少了一面“墙”的阻隔,被其他东西遮住了眼睛,看不清事物本来的面目。
或者又可以说,我们是被阻挡了最真实的一面。
我所说的“墙”,不仅仅是坚固的由一块块砖石堆积而成的墙,更是一道道妨碍我们坦诚相待、露出本真的“墙面”。
墙说
比如说“心墙”。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道心墙。
墙内,只是自己的地方,任何事物走不进去,任何东西也逃不出来。
有些人,耗尽一生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些人,愿像雄鹰般展翅,却终究挣不开现实的束缚。于是,有了猜疑、有了辛秘、有了所谓的忧郁。
我不知道心墙是何等的坚硬,亦不了解心墙具有怎样的威力。我只隐隐地感受到:心墙是有限度,有尺寸的。只要我们刚好达到这一标准,心墙只为本心。
譬如说“思维的墙”。
我们这一生,说长不长,论短亦不短。
世世代代的传承,让我们懂得了时光的有限,经验的宝贵。
身为传统的中国人,我们倾向趋安避危,琭琭此生。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喜欢这样——安康平乐,淡泊雅致的生活。
但是,这仅仅是我,是我们一部分人,甚至只是你的长辈们的想法罢了。
你,从内心深处,是想如同战士一样创业拼天下,还是捧一本书,两三人一壶酒的生活着?
其实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你的生活、你的未来,不需要经验阅历,不需要他人指点。
哪怕摔得遍体鳞伤,哪怕最终一无所获,都只是你的选择,愿不负青春,不负年华,不负此生!
墙,这样让我们又爱又恨着。
墙的故事,从古自今也从未停止过。
墙说在《西厢记》里记载着这样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
在山西永济普救寺,张生不忍相思苦,翻墙而入,得与鸳鸯相见。
我们难以想象:张生曾在墙外有过多少次望眼欲穿,多少次徘徊流转。他最终,冲破了传统礼教的桎梏,冒着名誉毁损的风险,越墙而入,只为一览佳人容颜。他的勇敢,他的行动,感动了鸳鸯——这位善良漂亮的大家闺秀。于是,成就了一段万世良缘。
我很羡慕着鸳鸯得如此一人,只为她,愿付一切。
后人对此亦有“大雄宝殿院墙高,岂碍书生走一遭”之说。
其实,自古及今,像张生一般为墙所困的人应该比比皆是吧。
我想,墙的可恨之处莫过于此。
它就像坚守岗位的士兵一样,固执地直直地矗立着,阻隔着墙内与墙外的人。很多人终不敌蒙蔽,错过一生,徒留遗憾。
在这个世间,又有几人像张生那般,飞蛾扑火,义无反顾呢?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至始至终
都是一种神奇的存在。
有墙围墙,无墙围人,墙墙人人,人定胜墙。
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
请按个喜欢支持我吧
赞投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