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我国体育文化的瑰宝,其拳理博大精深。它总结了前人的养生之法和导引气功的精华,结合阴阳之理,把运动溶于清静之中,把静止化于运动之内,使动与静相结合,产生了内气催外形,思维与动作的快与慢﹑开与放﹑分与合等形式的相互协调的运动,太极拳使人在精神上得以放松,从形体器官上得以锻炼,元气得以生,精气得以保,身体得以强壮。“拳起于易,理成于医”。太极拳与中国医学的阴阳学说同出一理,与中国医学同承一脉。故“拳名太极,实无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开合也。”因此,太极拳虽类归武术,但却是具体体现中国医学养生﹑保健思想的实践形态,在这中国养生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地位。“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经典太极拳谱“十三势歌”决,十分明确地道出太极拳延年益寿的健身目的与核心的技击术存在着严格的区分,也与竞技体育健身有很大的区别。概言之,太极拳重“养”,“养”是知我调理,知我呵护﹑舒筋活血﹑开穴顺气,以增强人体系统内部和谐有序的有机性和完整性,使人体处于一种“维生”的执中功能状态。而竞技运动重在“用”,“用”是有明确目的指向性的。在人的青少年时期,科学合理的“用”是促进生长发育的积极手段。但在人的中年时期,则不能片面的强调“用进废退”这一观点。要信守以“养”为主,以“用”为辅,这一科学的健身理论。而太极拳的拳理就十分符合这一抗衰老养生法则。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古老的集修身养性于一体,注重内外兼修的一种合乎现代科学的健身运动。它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有独特的保健机理和丰富的内涵。它不仅能改善四肢与内脏器官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避免机体的功能障碍﹑推迟机体衰老达到健身保健的作用。因此,从医学观点看,太极拳对中老年人是“延年益寿不老春”的保健体操;对慢性疾病的患者又是抵抗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太极拳作为重点项目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以推进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顺利开展。
师和功夫馆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经济特区太极湖码头,由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传人郑师和创立。武馆占地6千多平方米,距离武当山景区门口1.2公里路程,毗邻太极湖水溿,烟波浩渺,灵气氤氲,仙山秀水,静谧,安然,放松。远离世尘喧嚣。是了解武当道教文化,体验武当道家生活,是学习太极功夫和文化的绝佳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