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青云得意的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谀奉迎的办法换取有力者的垂青和提拔,我早该得志了,但这不是我的道路。”雨果就是凭着自己的勤奋而跻身世界大文豪的行列的。在事业上,只有像雨果这样刚直不阿“靠自己”,才能有光辉灿烂的前途。
郭沫若常与科学家们共勉的格言是“道吾恶者是吾师,道吾善者是吾友,阿谀吾者是吾贼”。如果我们能把赞扬自己优点的人作为朋友,把批评自己缺点错误的人作为老师,把讨好、献媚的人视为“贼人”,那么阿谀逢迎的人自然少了。
做人,应该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只有这样,才是一个高风亮节的人,才能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受到人民的敬重;而那些阿谀逢迎的人只不过是给人以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
司法公正观念是随着国家而诞生的。战国时的荀子说:“公生明,偏生暗。” 意思就是说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公正廉明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政治理想,它是建立在仁爱诚信基础上的,强调作为一国之君,首先要以德服天下,这样才能处事公正,明辨是非。同时代的韩非子在《有度》中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点相似。到了汉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则提出了“奉公如法,则上下平”的思想。他是在描述了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后发出感叹的。宋人欧阳修在《三年无改问》中说:“尔心贵正,正则不敢私。”他是从为人处世的角度言公的。由于历史的限制,中国古代文人未能对公正作出解释。历史上有许多刚正不阿的仁人志士。包拯、海瑞直言犯君,蔑视皇亲国戚,他们那种为民请命、不怕风险的精神,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