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为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翻译】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统治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大小事情都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的时候,如果只是为了形成和谐而和谐,没有用礼来节制,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
周公制礼作乐,“礼”代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长幼尊卑行为规范,所以一谈到礼节,包括礼貌,要分清楚谁是长辈,谁是晚辈,谁是学生,谁是老师,这样才有一个规则,大家来构建秩序。
“乐”是强调和谐,人与人在一起,通过唱歌,听演奏音乐 情感可以调和,就是人和人之间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出现是觉得情感特别协调,不再计较平时的恩恩怨怨,所以音乐的作用要配合礼仪,“礼”代表区分,“乐”代表协调,有相互搭配的作用。
我们讲的和谐社会,就是要有秩序,大家都遵守规定,各自退让一步,就会形成和谐的社会,大小的事情都要遵循礼的规定。
比如现在很多公共交通座位,一般都会有爱心座椅,一般都会说老幼病残优先,只要是有弱势群体,我们一般都会去礼让,这是我们共同遵循的秩序。
如果遇到行不通的地方,如果只是为了和谐而和谐,没有用礼来节制,恐怕是成不了事的。
比如人们遇到一个有矛盾有分歧的事情,比如两人再争夺一样东西而吵架,如果我们只是说为了不制造声音出来打扰到别人,你们就不应该吵架。这样的话两个人当时只是为了暂时的安静而停止吵架。
但是如果一离开了这个环境,两个人还是回去再次起争端的,我们要用礼节来节制,来告诉他们,年长的人应该要多让一点年纪小的,年纪小的就要尊敬兄长,不应该跟他吵架,这是我们应该共同遵循的礼节。
这样两人都意识到自己应该遵循这个礼节,代表了人们的行为规范。
有子还说: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翻译】有子说:“与人约信,尽量要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恩施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就会值得尊敬。”
与人约信时候,约定的事情一定要合乎道义,比如两人约定,如果能考上驾照,我一定要去飙车,这样的行为不合乎道义,就算你飙车没有出现问题,也可能会对他人正常行驶有影响的,这种事情不应该去做。
谦恭待人,也要有礼制,如果过分谦卑,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尊敬,还会遭受别人的嘲笑或者看不起,太过谦卑,太恭顺了,就会放弃自己的原则和自己的立场。
所以与人相处时 ,虽然要谦卑,但是也要用礼来节制,要结合前面的礼之用 和为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