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朋友如手足
回到住处已傍晚时分,单位为我们安排的单身宿舍。同事大都已经下班了,许多人聚在一起聊一天所见所闻、奇闻异事。这是记者和编辑们永远离不开的话题,大概是职业病吧!干我们这一行的出于职业道德,让自身工作具备了巨大的风险。见我回来了,她们便纷纷围上来了,她们知道我正采访一个年轻人。雨濯说:“紫涵!我们都羡慕死你了!听说你在给一个年轻人做专访,有哪些新奇故事的赶快给我们说说吧!”我被雨濯他们纠缠得没有办法说:“既然你们想听!那我就讲给你们听听吧!你们对于他的什么事情感兴趣呢?”那就谈谈爱情吧!我开始给他们讲述关于凡的爱情故事……
有三个月的时间,我被派到一个西部山区采访。如果不是记忆提醒了我,差点把采访凡的事情搁浅了。正值十二月份,二十四节气的大雪时节,天气显得格外寒冷。东北的天气有时让人无法接受的寒冷,初到北方过冬的南方人感觉到极其不适应。北方人对于冬天则情有独钟,北方人的忍耐寒冷的性格让南方人赞叹不已。北方四季变化明显,冬夏的区分尤其明显,许多人还是选择了在北方这片热土上生活。他们对于南方的气候,那种阴湿水气浓重的气候非常不适。适应性很强的人勉强适应异地的环境,尤其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一年差不多也跑遍整个中国,如果水土不符是很难胜任工作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73220/d6da8131bc6f2dae.png)
次日凌晨,我打通了凡的电话,我怕他的事情多不方便招待我,提前和人家打个招呼为佳。就记者来说,受到采访对象的拒绝时习以为常的事情。反倒对于不加拒绝的采访者我们有着一种心灵上涌动着的莫名感动。今天能否出行我是没有底气的,昨天雪萌告诉我说,今天可能要有中到大雪降临。她说:“紫涵!你怎么爱和自己过不去呢!社长又没有非逼着你去赶任务,你呀!不图名、不图利到底图个啥呢!”
雪萌是我们一起长大的伙伴,彼此亲密无间。用现在的话说算是铁子吧!人家已经是阔绰的富太太。高档舒适的别墅、价值几百万的名车“雪弗莱”。他的老公是我们市里的某高法院的院长,人家接触的也都是社会上的知名人士。我们一起去高档次的场所,一直是她买单,这让我非常惭愧。我总是抢着和她争着买单,总是被她拦住了。她总是教训我说:“紫涵!你以后要是跟我争的话,我可跟你生气了!我们也不是外人!我知道你们家庭日子过得一般,我想帮助你的!可是你却不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啊!”这话我是相信的,我相信她能做得出来。雪萌是大有产阶级,她不同于某些为富不仁者,把钱看得特轻,这一点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富婆中的一枝独秀。我们之间的深厚感情是刚进单位结下的,那时我们日子过得都很心酸,挣着少得可怜的实习工资维持生活。那时她的母亲胃病发作赶着做手术,她向单位几个要好朋友和年长的同事借钱,或许那些人太势利了,或许怕她还不上,都是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我是个花钱仔细的人,平常还有些积蓄。她跟我说之后,我除了留下自己的生活费外,几乎一股脑地把仅有的两万存款拿给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73220/fd4acaa251ca2652.png)
她万念俱灰之时,在医院里就给我跪下了,扑在我的怀里嚎啕大哭。她还上我的钱以后,对于此事总是耿耿于怀。她那次跟我说:“紫涵!你对我的恩情我记住一辈子,如果没有你的雪中送炭,恐怕我的母亲早都去世了!人生一辈子结识朋友不外乎三类。”我说:“是哪三类呢?”她说大体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落井下石三种,而你就是第一类。”我其实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我这个人太实在了,看见别人受难我就心里过不去。后来我的父亲生病在乡下治不好,我领他到本市的医院看病。正赶上我们家刚刚买楼拮据的要命,而且孩子刚刚出生不久,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雪萌结婚很多年了,而且已经买车了。要面子的我不跟任何人提起,她也不例外,想跟别人借借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73220/f1fb373ccc05bdc6.png)
谁知道她知道后非常生气,她自己开车到我家,一下车就从兜子里拿出三十万现金扔在床上说:“给老爷子治病去!我告诉你紫涵!你不够朋友!缺钱不跟我说,却跟别人说,让我很不得劲。”“这样吧!我给你写个欠条,我可不敢保证迅速能还上你啊!”我急着说。她生气地说:“紫涵!你还是没有把我当朋友啊!,对人间的亲情来说钱是个臭狗屎!什么也不是!我最他妈的烦那些世俗小人。”我收下了,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再以后,我生活殷实了,想法设法去还她,可是总是被她推脱掉,让我感觉非常尴尬。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理:人间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就是人间的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或许这是让人类永远维持延续下去不朽的动力。(未完待续)
桔彤,原名李彪 ,辽宁阜新人,现居沈阳,桔彤工作室创始人,策划总监兼新媒体运营总监,辽宁省青少年创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和平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燕京诗刊签约诗人。
1999年考入锦州师范学院(渤海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习,毕业后在辽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工作,任高中语文教师兼教务处干事。2006年考入沈阳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著名文学评论家季红真先生。
作品先后发表于《参花》,《九仙湖文学》,《当代汉诗》,《呼伦贝尔日报》,《生活周刊》,《精短小说》,《辽宁青年》,《青年文学家》,《奔流》等纸媒和所有新媒体以及全国各大门户网站。诗歌《和盘托出》、《爱不释手》、《情书》先后在“南风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骑士杯”全国诗歌大赛、“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中先后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二等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