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悯,头次听见,想记下来。
书里说,它裁着文学的境界,哪里高,哪里低,能看得见。那四大名著里,只有红楼梦高出平常。人性都是摊开来看的,喜怒哀乐,枯荣盛衰。但是作品中的悲悯之心,见仁见智。
且看宝玉,见不得伤人,而那曹操,止不住猜疑,一丝疑心,一条人命。宝玉最终出家,而曹操霸业终成,怎么个度量?
小说的世界,原就千人千面。书里说,复杂的生活境遇面前,不分善恶。的确,善善相遇,未必善果;恶恶互惩,也能平安。善里偶尔也折射出人的周全,恶里不乏某些纯粹的心性,所以,恶人不一定不好,各有各的悲哀,否则也不会突破阈值,贪嗔痴慢。
真实的展现,真实地悲悯,才是小说,才算文学。
也谈到了南唐后主李煜,较之勾践。人啊,还是诗情画意点好,总归开心些,畅快些,不必苦兮兮地整日筹谋,殚精竭虑。但家国天下,前程抱负,也是一种选择。
不管选什么,既然投身其中,就该享受,要从当下拿得住自由。
我们现在都说,自由很奢侈,其实不然。是我们要的太多了,古人,没有科技加持,所作所画,境界成就,至今惊艳。现在时间大把,资源大把,成就却未更盛,实该反省。
换个角度想,稀缺未必劣于富饶,少点,再少点。清静和专注就来了。读书时期,没有手机,能学会那么多门课,工作之余,手机电脑,娱乐居多。
还有一个词,去腔调。
写作和翻译里都强调这点,精简才好。老舍的京味儿,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增之一字,删之一字,都不地道了。
好的作品,读起来舒服得刚刚好,不呛人,不别扭。
类似于现在的新媒体,什么调性,怎么排版,如何配色。文章呈现出最好状态了,一下子就能打动读者。
风格千万种,技法不计其数,关键是风格内的治愈感。
好的作品,没有历史感,读完让人仰止神往,想要去保护那一份品质:或善良,或执着,或纯粹。
这就是作品的文学感。美育也是这样,习画画,读杂书,学音乐不能立竿见影地养成气质,而是潜移默化,总归会为你的人生加点灵气。
这份灵气,无形中总会治愈你,若是够多,也能治愈别人。从经典中汲取,换个形式,表达出来,也是文学的传承。
培养高级的悲悯心,从经典名著开始,浸润过几个世纪的灵魂,自然也能净化当下社会。圆了一大圈,给读书找了个正当理由。
从哪本书开始?
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红楼梦》,在哪里都发着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