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怀疑那些“兴趣才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之类的“兴趣论”文章,还有那些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文字,我感觉它们是互相抄袭观点的教育论文,那种没有经过长期实践与跟踪研究的文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它们的观点,会影响很大一批还在摸索中的家长,甚至直接影响一些偷懒的父母。
我的学习感受是:兴趣是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才会真正拥有,它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我练习任何一样东西,开始时感觉会很爽很轻松,再深入练习时就真感到痛苦了,熬过痛苦阶段,兴趣才会出现。可能极具某种天赋的人,在学习他擅长的天赋时会觉得不吃力,很有兴趣。一般人学习一样东西到一定阶段时就会感到吃力,兴趣减弱,这时候就需要努力,这种努力也包括强迫性的努力。
现在有很多针对小朋友开办的兴趣班,如果引导得好,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只是有时候那些东西看起来像是家长或者社会强加给孩子的,外面围观的人就感觉那东西不好,当我身在其中时,个人感觉这种资源利用的好,效果还是不错的。
乔乔学舞蹈和钢琴,是她自己选择的,我也没有捉着压着她去,我的观点是:你觉得自己需要你就去学,妈妈爸爸只是提供这么一个机会给你。接着,我的意思是,如果乔乔不去学,妈妈去学,如果你不需要这些学习,那妈妈从你身上撤资,把资金投入到自己身上,我投资我自己最有把握,那种只需努力而不是监督别人努力的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这样说吧,有些东西是可以长大后学习的,像我,现在我不是才刚开始练习瑜伽英语和古筝吗。现在学习,效果不必比小时候来得差,现在的接受力比小时候强大多了,坚持下去更容易。所以,有的东西可以长大后再学。问题是,如果小时候妈妈爸爸可以提供我学习乐器和舞蹈等等的机会,现在的我就可以坚持其他学习。以前我们玩泥巴,现在乔乔没泥巴玩,那就玩钢琴咯。
你觉得自己很牛,所以你有大把的时间看电视,有大把的时间睡觉觉,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玩耍,还美其名曰:这叫童真。得了吧,小时候我够童真了吧,大把大把的时间童真到电视剧里,大把时间游戏,童真过头了,现在累得像条狗。
不,比狗还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