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拜读了21一天爱上写作营蹇小描的《如何将ABC模型应用于写作之中》,我收获颇多。
弘丹老师在“如何写出爆款书评”一课中,谈到一个有吸引力的标题往往会将读者的眼光聚集过来。没错,小描的这篇文章标题就取得很有吸引力。读者一看标题,脑子里就会不自觉盘旋着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ABC模型?写作会和这个模型产生哪些联系?等等。有了好奇心,无疑,点击率就会上升,阅读量就会加大。
当然,身为写作者的小描显然很明白读者的心理。在文章开头就为读者解答了ABC模型的困惑。原来在《从行动开始》这本书中就谈到了这个模型:“A”即环境,主要关注内驱力;“B”即有方向的行动力;“C”即结果。
根据这个理论,小描便开始从自身和写作两方面阐述这个理论。
从“A”这个先行条件开始,小描站在自身的角度,告诉读者她参加写作营为她创造了良好的写作条件。什么写作条件?在这个写作营中,她获得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得了督促气氛,获得了坚持的动力。写作,尤其注重良好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内驱力。只有拥有内驱力,自己才会自发想要一直写下去。
来到中间环节“B”,行动力。她在文章中谈到,做任何事都要有技巧和方法。也就是说,为了更好达成目标,在已有的前提条件下,得有方法地去实践。
小描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方法:
1.个人探索法。正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很多人一开始就是用这种直线型办法不断尝试获得经验。
2.从理论书籍获得经验法。不同领悟力的人对一本书籍所获得的知识大不相同。
3.老师指导法。这种方法,小描非常赞同。她认为在老师的指引下,人可以避免一些方向性错误。同时老师还会提供渠道让一群和你相同想法的人接触交流。
最后在“A”和“B”的双重合力下,“C”应运而生。同样,小描又现身说法。她将1年前的喜欢度和今天的喜欢度做了个比较,发现在自己坚持的写作下,粉丝有了一定量的结果。也就是说她获得了行动的结果。同时,她又对比一个姑娘3个月就写了1万粉,发现自己和她的差距。这又再次为读者提供新的发现。
从她和写作营的小伙伴的文章中,我也不禁产生了自我对比的想法。为什么自己的文章阅读量不大?我大致可以找到这几个方向:
1.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我的叙述方式类似“自嗨式”。每次写完,发现我并没有在文章中为读者提供什么。比如干货、人生一些思考、一些新式的理论等。读者看完没有获得什么,这就激发不起他们关注我的兴趣。
2.没有取一个有吸引力的标题。在教授学生过程中,我常对他们提出“好的标题是文章成功一半的前提”,但是自己没有做到。就拿我第一次在写作营里写的文章题目来讲吧!弘丹老师给了一个主题“为什么参加21天爱上写作营”。我写这篇文章时,并没有取标题,当我在刷简书时,发现一些人将主题稍加改动变成标题。于是懒人思想就开始作祟,我也这么做了。不久,弘丹老师便在群里讲述了有关标题的内容。立马,我就把这个原来的标题“为何加入写作营”改为“写作,你不再是天方夜谭”,无疑,这个题目比原来的要具有吸引力。我也通过改题目,获得了不少点击量。
写作,道阻且长,我们一群热爱写作的人依然会笔耕不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