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路上在44路公交车上,远远地望去,一片似曾相识的街景,我知道那是所有城市的相似之处,仿佛回到了口里。穿过一片城市中不太繁华的区域,这里没有新式的高楼大厦,低矮的楼房不免也让人肃穆起敬,有人群也有政府。
回来的时候,跳下公交车的念头闪过很多次,今天穿的高跟鞋、晚上还要去健身房、想吃食堂的饭,每一种都是不许的下车闲逛的理由,没有了来时的步行街,没有遇见买鞋的小店和街角的水吧,我想我错过了。后来,报站是一所小学,终于还是下了车。
现在海口的天气也有了入秋的微凉,即使身上还是夏天的连衣裙,走在阴影里,风凉爽地吹过,夹带着温柔。
下车遇见的第一家店是修表的店铺,小小的,主人不见了踪影,只有柜子里孤单的表带。
接着是一家童装店,不大的空间,凌乱的摆设让人觉得是进了大卖场一样,竟有些许应有尽有的错觉,里面有几个阿姐带着孩子挑服装。
记得考研那段苦日子里,自己找乐子的一种办法就是去附院对面买糖炒栗子,每次10块钱,在冬天的寒风中,热热的,香香的,甜甜的。
下一个店铺是水果店,阿姐在忙着削甘蔗,离开学校的水果店是不提供处理好的水果的,需要买整个再麻烦人家削好,所以依然路过,看见熟悉的炒栗子机时,停下脚步,买了5块钱的,味道真的没有北方的好。
遇见第一家抱罗粉店的时候,很传统的店家,还提供糖水、炒粉,不过还是向前走了几家,有店面高档一些的,还有卖茶点的,最后被糟泊醋的味道留下了,阿姐是个爱笑的人,听见我不要辣的时候,跟我说我是今天第一个不要辣的客人,我便没有立场的听了她的建议,微辣。
白色的汤汁,配上海草、蛤蜊、基围虾、海带、细粉,现在想起来,汤汁微甜带辣却也遮不住终究是主角白醋的味道,舌头的每一个味蕾仿佛都在工作着,不同的分区,不同的味道,百家争鸣,却也相得益彰,也许这就是美食的精华吧。因为好久没有吃粽子,又叫了一个肉粽,可能是今天胃口不太舒服的原因,直奔蛋黄和肉,味道比不上端午时吃到的儋州粽、定安粽、黑猪肉粽。
也许是这段时间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让我慢慢地学习着享受吃饭的过程,入口的每一种食物,尝到的每一种味道,我都尽量的具体化,争取能够说出、写下。上午看的一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中经典菜品时,发现自己真的只是吃,满足了生存的基本功能,却忽略了食物的美,好吃是好吃,却不知道其中的门道和精华,实在是浪费。比如腰果虾仁、馄饨、麻婆豆腐、北京烤鸭、饺子(饺子馅:芹菜馅的寓意)、春卷。
对于吃的领悟,也许是从阿婷带我去吃各种小吃开始的,有了鉴赏力。最近去桂林,提前做的一项功课就是美食有哪些,再到后来,王同学的来岛,参加阿婷的婚礼,一路的吃,拍照配文字的时候,才一字一句的斟酌怎样去形容这些味道、口感、营养。
这也打开我认识世界的另一扇大门,对吃要仔细认真起来,做到极致是形容得出味道、说得出搭配、寓意、营养、口感,能够执笔写下,吃下美食所能触发的一切美感,有历史的厚重感的,更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享受,吃其实本来就是应该如此仔细的一件事,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