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人交往从作揖打躬开始,做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与人交往从作揖打躬开始,做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作者: 李澜昌Aralan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09:11 被阅读0次

揖礼起源于周代以前
西周初,周公建立了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
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基本姿势为相见双方将两手相抱
放在胸前互相致敬
作揖时身体前倾,腰身微弯
道教所用的抱拳礼、拱手礼,皆源于揖礼


与人交往从作揖打躬开始,做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丰富的揖礼仪规,遵循“男左女右”习俗

抱拳揖礼在民间流行起于周初,盛于明朝。春秋至两晋期间,朝庭强调士大夫与官吏使用周礼,而周礼礼仪、仪容要求复杂,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相对难学难记;而唐宋期间,盛行叉手揖礼,抱拳揖礼相对式微;直到明朝,民间习武风气盛行,因而抱拳揖礼也在民间得以推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于民间,长期军旅,因而对抱拳揖礼应用起规范性作用。


与人交往从作揖打躬开始,做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我国传统文化中,男子行礼是左手在前的

在我国本土文化里,男女也分阳阴,凡男女有别,皆左为男,右为女。《礼记·杂记》云:“凡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因此男子行揖礼时,应当是左手在前;女子行揖礼时,应当是右手在前。

我国传统文化中,女子行礼是右手在前的

道教尊左风尚

而道家却以左手为敬手,以左边为尊,无论乾道(男)还是坤道(女)都是行左手在前的揖礼。《道德经》第三十一章云:“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礼记·杂记》云:“左为阳,阳,吉也;右为阴,阴,丧所尚也。”为左手为善手、为无为、为阳气,故此有规矩。

因此抱拳揖礼在道教礼仪中,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
众所周知,因日出东方,故中国有视东方为尊贵的风尚。道士对客人的见面礼就为抱拳礼、拱手礼,如果有所请问,则要躬身作揖。作揖躬身时,两足成八字自然站立,两膝切忌前屈,头、腰成自然弯弓状,如月牙;两手自然下垂于丹田处抱拳,边直身边举手,手上至口齐为度。

所以无论在道观遇到出家道长,或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当使用拱手礼或抱拳礼,以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

民族礼仪活在今天

握手和拥抱原本都是西方的礼仪,近代以来传入我国。在国人纷纷脱下粗布大褂,穿上西装革履的时候,握手也渐渐为国人所接受。西装代替了长袍,握手代替了拱手,然而并非完全的代替。

揖礼没有消亡,它仍然活在道教中、活在民间,活在全世界的华人族群中,而且还活在国人的潜意识里。如过年过节,典礼庆贺。

使用揖礼的各种优点

卫生
握手可传播某些细菌病毒。握手时双方中如有一方的手沾泥带水,也会给另一方带来不舒服。而我国的揖礼,施受双方完全没有身体接触,即便到传染病医院去慰问一大群病人,回家后地无须急匆匆先去卫生间洗手。

省时
当代人的交际繁多,假如一个人会见十多位客人,与每位都握一次手,便要握得很耐心。假如十多个人同时会见十多位客人,那更要握上好一阵工夫。既然说时间就是金 钱,为何不用作揖这种方式来惜金?一拱手,顷刻之间,以一当十乃至当百,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的亲切。

优美
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或某种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须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


与人交往从作揖打躬开始,做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自主

人们多有这样的体验:握手时,有一方已伸出手来了,另一方没有看见或故意装作没看见,使对方的手停在空中缩也不是,不缩也不是,时间一秒秒过去,尴尬透顶。有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刚才没看见的一方突然看见了,赶忙补救,虽然已把对方的手挽救了并已紧紧握住,但怠慢或疏忽已经造成,心中难免留下歉意。

拱手当然比握手简单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么时候出手就什么时候出手,完全不受对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约,绝不可能被对方冷落得进退两难,遭其他人暗笑。

相关文章

  • 与人交往从作揖打躬开始,做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揖礼起源于周代以前西周初,周公建立了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基本姿势为相见双方将两手相抱放在胸前互...

  • 另一个启程

    忙中有乐,生活开始有了盼头。 开始结识新的朋友,学着与人交往,学着泡茶了解茶文化,学着开车往后可以做老板的司机兼助...

  • “和”,是智慧,还是妥协?

    自古以来,中国人,凡是与人交往,讲究以和为贵。这是受儒家文化所影响,也是源自中国人的那一种心性。 《论语·学而》曾...

  • 小学一年级的生字

    中国书法及中国文化是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文化标签,中国人要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要有自信,做到文化自信,才能托起民...

  • 酒是米中精,喝酒的启示

    酒是中国人交往的平台。俗话说:“酒是米中精,越喝越年轻。” 酒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酒文化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第六十二章 太岁飞天(六)

    药瓶子转到太岁身前,打躬作揖:弟子不敢说明,怕师尊怪罪药瓶私藏宝物,欺上瞒下。 太岁:竟然不打自招了?讲,恕你无罪...

  •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45)

    进得门来,儿子让一同前来的几个持枪新军士兵留在门外,他和走在前面的那人来到店堂中央,弯腰向大家打躬作揖,招呼...

  • 炼气、御剑、射——炼丹那点事儿40

    圆陀陀、光灼灼——炼丹那点事儿39 中国古代有两类不事生产的人:游侠和士人。前者打抱不平,后者打躬作揖,他们都炼气...

  • 2019-12-19

    善 中国人最讲究“与人为善”,中国人讲究人际交往中的“善”,老子最讲究...

  • 狐仙

    人就是这么势利,对于一只普通的狐狸就要当做野味捕食,而看见一个成了精的狐狸,反而要给它让路,还要打躬作揖。有的人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人交往从作揖打躬开始,做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zx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