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读书会,我多少对他是有好奇的,好奇他是个什么样子,又胆怯在众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想法。现在回想了下, 第一次对“读书会”有印象应该是在大学,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段文字:
在固定的时间,他们相聚在一起,他们高谈阔论,但时常,他们因书而聚,大家阅读着同一本书,因着里面的观点或者片段争论不休,面红耳赤,嚎啕大哭,或者相视而笑……
哦,原来这就是“读书会”呀!这是当时的我对“读书会”的印象。这个印象一直跟随我多年。期间,我还参加了一场成都本地的读书会活动,一个主持人串场,请了很多嘉宾挨着朗读自己的书,朗读的时候还配乐。就像去参加了很多人组合的一个秀场一样,特没意思。直到我参加了“野逸”的心理读书会。它才被打破。
人与人的相遇是很奇妙的,我很喜欢“野逸”的一句话:穿越人潮拥抱你。
我还记那是在四月某一个周的周末,天气很好,现在回想起来,我还能说出,那天的风都是甜的这样腻歪人的话。
一群人,只是因为”野逸”在微信上发布了一条消息,说自己要举办“读书会”了就来了。聊天的时候问过大家为什么会来?好多小伙伴都说是在微信上、微博上默默关注了“野逸”半年之久,很想来看看。我,是因为我是小野,所以我在。
其实,那天我们并没有固定的书籍。ECHO老师只让大家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或者文字就行了。所以心情特别放松。
而我,作为摄影师,一直在场间穿梭。拿着相机,对着每一个人猛拍,因为心里想着ECHO老师布置的任务“至少每一个人一张照片”。拍着拍着,突然就感到场间的气氛变得凝重了,我放下了相机,坐在了一边,和其他人一样,认真的聆听着关于分享者说的“背影”。分享期间,她因为哽咽停顿了好几次,我们都知道,她在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其实我也是。
听着她的“背影”,奶奶佝偻的背影突然就窜出了我的脑海。深夜时分,奶奶的咳嗽声;杵着拐杖在门口等我放学的奶奶;在床头悄悄藏了一个大红苹果,让我赶紧吃了的奶奶。还有那年夏天的午夜,我对自己许下的诺言:长大后,我要给奶奶我的所有,让她成为最快乐的老人!但是奶奶终究没能等到我长大。真真应验了一句话 “子欲孝而亲不在”。
ECHO老师问她:为什么这么在意这段文字。
她沉默了一下,然后告诉我们,外公前段时间不在了。
ECHO老师看着她,用轻柔的声音说到:你这么在意,是因为你还没有做好准备外公就走了。你不愿意让他走,也不愿意和他说再见……很沉重的话题。
是呀,我为什么这么在意这段文字呢,因为我的奶奶也不在了,在我还没有准备的时候,她就突然离开了。离开后,一直没有在心里跟奶奶好好说一声“再见”。
野逸的读书会,让我触不及防的直面了我的脆弱,但它并不让我感到厌恶、崩溃。相反,它令我安全,舒心,还有一种大石落地,以及隐隐的期待。同时,它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主场,在读书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读书会的主角。
知道别人关注着我,这种感觉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