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宁德文史
宁德蕉城古溪村的那些文史

宁德蕉城古溪村的那些文史

作者: 宁德城市资讯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21:38 被阅读0次

宁德蕉城城南镇“古溪”作为村名最早出现于万历版《福宁州志》,在明代嘉靖版《宁德县志》中只有“下坂”、“泽头”这些地名。“古溪”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由于古代从宁德县城来到古溪,必经南门、桥头下、小场、下宅园、埔下岗(下岗)五个村庄,秋芦溪、庵中溪(又名“庵溪”)、北坑墘溪、井兜溪四条小溪,因为井兜溪以外皆为田园,只有一座房子。

过了井兜溪才算真正进入村子(一说指北坑墘溪)。所以民间习惯性地称作“过溪”,宁德方言中“过”与“古”同音,久而讹为“古溪”。这与同属城南镇的“过屿”(塔山)、“过岐”(贵岐)等地名由来同出一辙。另一种说法是传说古溪上厝陈氏开基始祖陈春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五代后梁时任中书舍人。后因直谏得罪梁太祖朱温,避难南迁入闽,他的后人陈马夷改徙二都朱溪。

有一天夜里,陈马夷梦游一个地方,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而且还有一条小溪,中间有稻谷漂流,醒来惊愕不已。后来他到城关访友,路经今天的古溪地面,见这里桃红柳绿,与梦中情境十分相似,而且也有一小溪(井兜溪)正与梦中流谷之处相符。遂迁家入境居住,以“谷溪”名之,以作纪念。久而变成“古溪”。

古溪村还有一个“诨名”,谓之“汐头”。汐指黄昏至夜间的潮水,在地方方言中又包含“潮水退落地带”之意。由于古溪村海拔较高,在东湖塘尚未围垦之前,县城以南大片海滩,每至傍晚时分,唯有古溪一带最先退潮,因此得名。实际上,“汐头”是“泽头”之方言谐音,在蕉城古代方言中,“泽”与“汐”的发音相近,如二都旧名“仙泽”,飞鸾镇一带居民就直接称为“山汐”。民国《东井崔氏族谱》中,有明代崔氏十七世祖“允缨公”次女“七姐适泽头新楼陈(家)”的记载,可为佐证。民国《宁德县志稿》直接把“泽头”改为“古溪”,由此可见,泽头是古溪之旧称。

▍内容来源:宁德县志等宁德城市资讯编辑完成

▍图文编辑:宁文策划

相关文章

  • 宁德蕉城古溪村的那些文史

    宁德蕉城城南镇“古溪”作为村名最早出现于万历版《福宁州志》,在明代嘉靖版《宁德县志》中只有“下坂”、“泽头”这些地...

  • 宁德蕉城古溪村旱灾文史

    蕉城南郊的古溪村,在清代末期也发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旱灾。村里的董事组织人员,抬着忠烈王的香亭前往祈雨。设祭完毕后,...

  • 宁德蕉城飞鸾周厝担石的传说

    周厝里位于宁德蕉城飞鸾梅田村下辖的小组,往下相邻王厝里古村以及碗窑古村,往上就到如今的飞鸾高速入口,自古以来村中的...

  • 宁德蕉城虎头山的传说

    宁德蕉城虎头山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碗窑村与礁头村相邻,这里与三都岛迎面相望,据老辈人回忆这里曾有多条老路古时是担...

  • 宁德蕉城那些年的南校场

    宁德蕉城三小附近的战桥头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3年),在过去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宁德的大小战役都由此开始...

  • 宁德蕉城飞鸾海弯皇帝破法的传说

    飞鸾湾位于宁德蕉城飞鸾镇沿海梅田村碗窑村一条总要的的河道,早期飞鸾曾经设置渡口,让这里的茶叶碗产业物品流传到世界各...

  • 宁德蕉城南峰寺那些历史

    南峰寺,地处宁德蕉城白鹤峰东南,属城南镇坪塔村辖地。前接石笋峰,背倚南屏峰,周遭皆为峡谷,寺居高处,凭临远眺,东南...

  • 白溪村的小桥流水人家

    古田县白溪村位于蕉城、古田和屏南三县交界处,这个村,不到600人却坐拥12570亩的天然高山草场;这个村,海拔10...

  • 宁德那些年的灵霍文史

    去县趏灵霍”,人们已无法弄懂这句民谣盛传的年代了,谣谚 “去县趏灵霍”全句意思说,乡下人去一次县城很不容易,如果到...

  • 淮溪首济简介

    淮溪首济简介 城村北渡,古称”淮溪首济”,淮溪即祟阳溪,首济是第一个渡口。在水路交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德蕉城古溪村的那些文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gi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