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活在“临时感”中,在充满变化的,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寻找到一处安放自己人生的空间。从工作到住所,那些”等我怎样了以后,我就XXX”最终都不会实现。如梁宁所言:“所有临时感的事情,看似节省,实则是消耗。”——梁宁
寻找属于自己的长期主义吧,把自己全然交付给热爱的事情、生活方式。在长期主义中,寻求养分,拒绝消耗。
事实上,生活空间、职场空间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产生的真实感受,都属于你自己。它们长在你的身体上、灵魂上,深刻的影响着你。
“凑合着”的临时感貌似是一种节省能量的方式,自以为可以少付出,该投入的时候再投入,但却很难从任何一个环境中获取养分。所有临时感的事情,看似是节省,实则是消耗。没有对空间、公司、身边人的投入,就无法从任何地方获得成长的养分。
长期主义:在彼此长成的容器中安放自己。
长期主义究竟是什么?
第一条,我不凑合。生活在一个空间里,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一辈子,我不知道会有多久,但是我不凑合,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活在当下,就在此刻。这是我的一个老师告诉我的,他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因为我们真的很难真正等到“什么时候再怎么着”,所以就在当下,此刻做你能做的,事情便会慢慢发生变化。
第三条,在融合中彼此长成。如果说临时感是坚决的分别性,既不融合,也不投入。那么秉承着长期主义,就要放下这种心。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在融合中彼此长成,才有可能找到相对舒适的空间来安放自己。
关于长期主义的战略思考与全然交付
临时感是以不确定应对不确定,而长期主义是以内心的秩序来应对世界的不确定。世界的不确定这件事本身是确定的、真实的,不会因为你是否担忧而有所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关于自我的内心秩序。
内心的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呢?偏理性的是战略思考,偏感性的是对爱的看法。
针对理性的战略思考,我想说“‘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这是一个思维框架。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不知道如何放置的资源。同样的,一大堆信息放在这里,没有思考框架,也就无从梳理,人就很焦虑。“点线面体”就是指人很难从当下看到的点做判断,其实每一个点都是一条线,附着在什么样的面,这个面又在什么体上。
举个例子,过去我们经历了中国几十年的宏大崛起,十年前你买了房子就跑赢了大盘。这是在“体”的崛起上,你享受了一个点的线性周期的红利。所以当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只看当下的点是无从选择的。当你看到一个点的时候,你不仅要看到这个点当下所呈现的样子,还要考虑它经历了什么样的线性周期,现在处于这个周期的什么阶段,这个周期是在什么样的面上,在什么样的经济体里。
另一个层面,今天中国虽然总体增速在下降,但相比较之下依然是高速增长的国家。你会发现传统交易模式的商业、以互联网为效率工具的商业和以智能算法为驱动引擎的商业,三浪并发。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定是后浪推前浪。传统的报纸杂志是第一浪,门户收割了传统的报纸和杂志。而百度作为搜索引擎,又收割了所有的互联网内容。接着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又变成了推荐。
你会发现突然之间,我们的阅读内容从百度变成了头条,我们的娱乐从优酷变成了快手和抖音,我们的商业从京东变成了拼多多。这代表着第二浪的互联网商业与智能商业之间已经开始了,并且逐步走上了舞台的中央。当我们选择在哪里放置我们的长期主义时,要考虑这个点在三浪的哪一浪里,这是一个选择。
但人类不是机器,我们不能总用纯理性说服自己,所以我倒认为短期是理性的,而长期一定是因为你的热爱。爱,是太大的话题,我只能引用李安的一句话,他说,“爱是全然交付”。爱,要求有勇气,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做到如此很难,但依然可以作为一个衡量刻度,评估你对某件事情的热爱程度。如果分的很清楚,别说全然交付,能少付出就少付出,能赶快结束就赶快结束,那也就证明了你不爱这件事情,自然也是没有办法去坚守长期。
在今天这样一个复杂多变、机会丛生的时代中,希望各位能够拥有自己的长期主义,找到这样一个空间,安放自己的人生和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