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韩国纪录片叫《牛铃之声》,讲的是一个八旬老人与相伴四十年老黄牛之间相互陪伴的故事。老人在8岁的时候因为针灸左脚坏死,留下残疾,行动不便,农活成为一大难题,幸亏家里有一头黄牛常陪伴左右,老人天天驾着牛车去田里劳作,养活了家里的9个孩子。
春去秋来,烈日寒霜,时间在重复中缓缓流淌,眼看孩子们全都长大各自成家四散天涯。年届耄耋的他们仍无法放下手中的活计,终日往返小家和田地之间,老人离不开这片土地,离不开陪伴自己几十年的老牛,老黄牛见证了自己从年少到迟暮,从青丝到白发,在老人心中老黄牛是朋友,更是家人。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老牛的四十年便是最深情的守候。沉默寡言的老人每次谈起老黄牛,都是一副神采飞扬的自豪样,无神的眼睛都好似有了光彩。老黄牛已经颤颤巍巍了,老人何尝不是步履蹒跚呢?一人一牛都到了无力抗衡天命的年纪了,病和痛全都找上门来,就算医生已经警告老人不能再劳作了,老人依然倔强地在清晨赶牛去田里。他说:“人只要活着就得干活,除非我死。
直到一个冬天的早晨,老黄牛倒在了牛棚任凭老人如何呼唤拖拽老黄牛也挣扎不起来。老人最后抚摸着老黄牛的头,给它梳理毛发,剪断了老黄牛身上系了一辈子的铜铃和鼻环,然后缓缓地说:“放心地去吧。”老黄牛像了却了所有心愿一般,闭上了眼睛。
她想起了父母家的那只黑狗,母亲说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黑狗饥寒交迫地流浪到了父母家门口,浑身脏兮兮的站在门口看着正在吃午饭的父、母亲,摇着尾巴,眼神可怜巴巴地,母亲马上端了一碗饭菜放在门边,它小心易易吃了几口,又抬头感激地看了母亲一眼,就开始狼吞虎咽了,吃完它没有离开而是趴在门口,母亲对父亲说:“它不走,我们就养着它吧。”接下来他俩烧了热水给黑狗洗了个澡,还生了火盆把它的毛烤干,这只黑狗就这样在父母家安顿下来了。
以后父母吃饭就多了一只碗放在桌底,下地干活的时候门口多了个看家的,每次它先送父母去到地里,然后自个又跑回家门口,晚上如果天黑了父母还没回来,它就会去地里接。自从她们7姐妹都各自成家后,各自为自己的新家奔忙,很少回老家陪伴父母,所以父母把黑狗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走亲访友或上街都会给它带好吃的回来,每次有亲朋好友到父母家拜访后离开时黑狗会送人家出路口。
有次父亲去镇上的街市买东西,街市离村子有约7里路,父亲骑自行车去,黑狗跟着他跑,父亲让它回去,结果这次黑狗没听父亲的话,一直跟到了街上,人多车多就走散了,父亲以为它会自己回来的,结果直到晚上黑狗也没回家。
当天晚上父亲和母亲担心黑狗,晚饭都没怎么吃,第二天一早就骑车到街市找黑狗,没找到只好回家。接下来几天,母亲每天都念叨着黑狗,直到第七天的晚上,父母都睡下了,听到有刨门声,母亲高兴地说肯定是黑狗回来了,立刻起床开门。真是黑狗,它跛着一只脚进屋,把受伤的脚抬起来给母亲看,母亲说:“你在在街市上被车撞伤脚了?我给你摸摸。”母亲给黑狗把受伤的脚擦洗干净用布条绑了起来,过了段时间黑狗走路就慢慢恢复正常了,也被父母越养越肥,毛色黑亮。
转眼又到了冬天,天冷很多街上的开火锅的餐馆就开始到各个村里用麻醉枪打狗回去做狗肉火锅,父母不敢放黑狗出去,就把它关在后面院子里。有一天父母去别村的亲戚家吃酒席,傍晚回来没看到黑狗出来路口迎接,心里就忐忑起来,回到家看到院子栅门被人扭开了,黑狗不见了,父母一声声唤黑狗的名字,也没它出来,心想黑狗肯定遭毒手了,接连一个月母亲吃饭的时候都习惯性地拿着黑狗的碗给它装饭菜,随后又意识到黑狗已经不再了,就放下碗开始抹眼泪。
后来,父母不再养狗,其它邻居家的狗如果经过父母家门口,他们都会拿些吃食给它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