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41461/2a3ec37b4f549b12.jpg)
二十三岁的时候,杜牧眼看着当时的唐朝一日不如一日,而唐敬宗还在大兴土木给自己修建宫室,杜牧心里那个“恨"啊。他左思右想,提笔写下了一篇震惊文坛的《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杜牧《阿房宫赋》
最后他在文章里说: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他借用“秦二世而亡”的这样一个典故来告诚当朝皇帝不要重蹈覆辙。而正是这篇《阿房宫赋》彻底改变了杜牧一生的命运。
《阿房宫赋》一经流出,杜牧便成了长安城里新晋的人气小才子。三年之后这篇文章流到了当时的太学博士"文坛大佬”——吴武陵的手里。吴老爷子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喜欢得不得了!他第二天立刻就骑着驴去找当时的科考主考官崔郾,他要推荐杜牧当科考状元。
崔郾一听说要推举杜牧为新科状元,他马上跳起来:“哎呀!吴老师!你可千万不要再给我找麻烦了!今年科考的第一二三四名全部都内定了!”
那吴武陵也不是吃素的,他反应很快,当下一拍桌子说:“那行!杜收就当今年的第五名。”
放榜那天,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马蹄疾”。杜牧高兴地写下了: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国少华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一杜杜《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杜牧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恨不得把自己的成绩印在脸上,昭告全天下的人“我考了今年全国第五名”。
唐朝的科考是不糊名的,而且在唐朝这种举荐是合规的。 李白、王维、杜甫全都走过这条路径,因为能够拿到大佬的举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几个月之后,在朝廷的选官考试中,杜收再次荣登金榜,他被授予“弘文馆校书郎”和“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杜牧脸都笑麻了。他满眼星光灿烂,被大家众星捧月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于是,他忍不住又写了一首诗:
《重登科》
杜牧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至此,杜牧信心满满地开启了他的任途。但是上任之后,杜牧发现自己太天真了!当时的唐朝是外有藩镇,内有宦官。此时的大唐已经是积重难返了。在这种情况下,杜牧在长安呆了不到一年,他就来到了洪州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在江西观察史沈传师的府里当了一个幕僚。
在沈府的聚会上,杜牧邂逅了一位十三岁青春靓丽的歌妓。这个歌妓眉清目秀,歌声袅袅,杜牧惊为天人!他眼都看直了!这个歌伎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张好好。
可惜!没等他开口向人家表白 ,沈传师的弟弟先他一步把张好好娶回府里当了小妾。无计可施呀!杜牧的初恋没开始就宣告结束。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其一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