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述而篇》第21章

《论语·述而篇》第21章

作者: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22-02-24 23:38 被阅读0次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述而篇》第21章,先恭诵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夫子这句名言,可以说妇孺皆知,“三人行必有我师”张口就能来,更是成为历代有志之士、好学之士的座右铭。

    我们来看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晏《论语集解》:“三人”上有“我”字。朱熹《论语集注》亦云“三人同行,其一我也”。三个人里面,必定有我,也有的注解中说这个三是虚数,极言很多。

    行,《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即人们在路上行走或小跑。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中讲的是走路的意思,历代的注释家都理解为“行事”,就是一起做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夫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何不二人,必云三人也?

    首先,为什么一定是三人行呢?皇侃《论语义疏》:“或问:何不二人,必云三人也?”答曰:“二人则彼此自好,各言我是。若有三人,则恒一人见二人之有是非明也。”那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不是两个人,而一定是三人呢?回答说,两个人的话彼此都有各人自己的偏好,都说自己的对。如果是三个人的话,总是有一个人可以明辨其他两人的是非对错,这样,就能依中道而行,避免过失。

    那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是师呢?何晏《论语集解》:言我三人行,本无贤德,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三人行,本来没有贤愚之分,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学习君子之道,并非必须设定特有时间、选择专职之师然而方可学,时时处处皆可学也,即所谓“无常师”。

    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是否有像他类似的错误需要改正,这样进善就能永无止尽。

    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上说,何以必于两人而始得我师,因两人始有彼善于此可择,我纵不知善,两人在我前,所善自见。古代善道未昌,师道未立,羣德之进,胥由于此。为什么一定是有两个人我才能学习,因为两个人总有其中一个的行事比另一个善,纵然我不晓得什么是善,有两人在我面前,哪个善哪个不善,或者哪一个更优,都会自然显现。古代善道未隆昌、师道未建立的时候,人们德行的增进,都依赖于互相取善。

    《书经》所谓“德无常师,主善为师”,这里所说的善或不善,并不只是一般的言行态度,更重要是我们内心的表现。我们应该如何观待别人,安立自己。儒家文化所讲的仁,说到底就是我们以一颗什么样的心待人。只有仁爱的人,他才能够正确地喜爱别人、厌恶别人。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随时保持谦虚的态度,学习他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失。每个人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都可以为师。(4:29)

    2.观察自心,面对比你强和不如你的人,你的态度是怎样的?那反观我们自己是什么情形呢?南怀谨先生《论语别裁》说,人们多半有一种傲慢的心理。发现一个比自己好的人时,由于这种傲慢心的作用,自己心里很难受。不是羡慕就是嫉妒,人类就天生有这种劣根性。若说在人群社会中,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而自己能从内心、从根性里发出改善、学习的意念,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而对于那些身上有明显缺点,或者犯了错的人,马上就显现出瞧不起、嫌弃或者严厉指责。这样共事的话,难免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引发冲突,也更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长此以往,我们将失去多少学习的榜样、进步的机会,对我们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我们该怎么办呢?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看到他身上的毛病,我能够反观到我自己身上有没有毛病。有的话,马上就改。心理学上也有个术语叫投射。每一个来到我们面前的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当我看到对方身上某个特别厌恶的缺点时,一定是我自已身上也有这样的缺点。这时候就需要自省,用别人的缺点对照自身,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见不善则改之。

    喻:记得刚到兰若学堂时,遇到一位同学,跟人说话总是特别不耐烦。我内心里很反感。一直过了两年,才慢慢意识到原来是我自己跟人说话不耐烦,否则我怎么那么容易发现对方不耐烦呢?我这才知道,原来对方的表现都是来提醒我的,是我需要改善的。从那以后,对方的这个缺点就在我面前消失了。这也正应了夫子这句教导,“见不善而内自省”。

    刘宗周曰:人善,就看作我之善;人不善,就看作我之不善,何等真切!刘宗周说,他人善看作是我的善,他人不善就看作是我的不善,这是多么真切的反省。通过他身上的毛病,我能够反观到我自己身上有没有毛病。有的话,马上就改。与人交往,要多看人长处,少挑他人短处。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多去挖掘别人好的一面。

    蕅益大师说:“师心之人,那知此益。”蕅益大师说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人,哪能知道谦虚的好处。孔子好学与谦逊的背后,有避免自我偏执的修身智慧。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夫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泰戈尔说:“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任何一个人,即使是再好学,再善学,都不可能穷尽一切事理。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大抵是不会以自我为中心的。

    这一章秉承“好学”而来,说明夫子对于好学,已达到自然而然的常态化程度。

    3.为什么夫子会成为千古第一圣?从夫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可窥一斑

    第一,立志、勤学。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夫子用寥寥数语,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及其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勤学贯穿了他的一生。

    第二,不耻下问。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一方面是在赞赏孔文子不耻下问,同时自己也在身体力行。他不仅从书籍中学习,也向周围的人学习:向老聃问礼,向苌弘访乐,向郯子问官,向师襄子学琴。

    第三,发愤忘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时”,子路不知如何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孔子才是真正“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第四,敏以求之。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作为“万世师表”,孔子都不承认自己生而知之的天才。他谦卑地认为自己只是“好古,敏以求之”,比我们更努力而已。

    这句话,也可以说是夫子一生的写照。“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夫子获得后人这样无上的赞美。但追溯其一生,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他成就的诀窍就包含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中。期待我们每个人将夫子的教诲老老实实落实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帮忙他人。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何不二人,必云三人也?

    皇侃《论语义疏》:“或问:何不二人,必云三人也?”答曰:“二人则彼此自好,各言我是。若有三人,则恒一人见二人之有是非明也。”那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不是两个人,而一定是三人呢?回答说,两个人的话彼此都有各人自己的偏好,都说自己的对。如果是三个人的话,总是有一个人可以明辨其他两人的是非对错,这样,就能依中道而行,避免过失。

    2.观察自心,面对比你强和不如你的人,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南怀谨先生《论语别裁》说,人们多半有一种傲慢的心理。发现一个比自己好的人时,由于这种傲慢心的作用,自己心里很难受。不是羡慕就是嫉妒,人类就天生有这种劣根性。若说在人群社会中,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而自己能从内心、从根性里发出改善、学习的意念,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而对于那些身上有明显缺点,或者犯了错的人,马上就显现出瞧不起、嫌弃或者严厉指责。这样共事的话,难免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引发冲突,也更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长此以往,我们将失去多少学习的榜样、进步的机会,对我们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3.为什么孔子会成为千古第一圣?

    孔子会成为千古第一圣,从夫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可窥一斑。

    第一、立志求学;

    第二、不耻下问;

    第三、废寝忘食

    第四、敏以求之。

    4.学习本章,你的收获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将夫子的教诲老老实实落实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帮忙他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述而篇》第21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ot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