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见这本书是被它棕色的封面吸引——“这些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一句沉重而又饱含感情的话,让我的好奇心随着它飞扬,我有了一种迫切去了解作者笔下的故事的渴望,于是,我就开启了这次修行。
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
这是李敬泽在蔡崇达先生的皮囊前言留下的话,也是一种思考。
蔡崇达先生先写到的是阿太的事例,在他的笔下,我看到了阿太的执拗,在白发人送黑发人时,阿太并没有流泪,看似无情,却有让人心酸,神婆阿太不仅对亲人狠,对自己也不心软,始终信奉着“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对死亡的淡然更是对生活的释怀,通过坐着笔下的阿太,我也明白了那句话的深意,也了解了作者口中的皮囊————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坚持维护的不是体面,而是一种寄托
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妇女形象,一生都在忙碌着,成为着婚姻的附庸,但是这个平凡的女性,身上散发着一种炽热,也许是和阿太一样,执拗是她的性格,丈夫婚前承诺让她看到希望,她始终坚信着未来的美好,也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带领这个家走向繁荣,所以她一直信任着,不问理由,丈夫中风倒下,她也不放弃,一直想圆房子梦,邻里质疑,生活压力,致使她差点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又不舍,终究,她的房子建起来了,也许,生活很拮据,但终究有家可回。这不是追求面子,这是一种寄托,房子不仅是居住的地方,它也是一个完整的家的象征,这里承载着一种寄托。
即使千难万险,也要让希望继续
中风的父亲有过一腔热血,想自己恢复正常,于是总是不停行走,哪怕摔倒也要重新回到路上,慢慢坚持,直到美丽幻想败给残酷现实。
光鲜艳丽的香港阿小,是所有人的神话,也是人们向往的存在,可是真正来到香港,在岁月的打磨下,他开始认清现实,一切都是钱撑起的幻影,爸爸死后,哥哥圈钱逃走,亲友不再,他成了外乡人,香港成了陌生存在,他是去寄托,最终成了城市里的乡巴佬,不在靓丽 。
农村阿小,模仿城市阿小,以为可以不一样,最终随着城市阿小的离去失去方向,成了皮囊。
其实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过好自己生活,没必要追逐,否则,失去本来的灵魂,成了一架皮囊。
……
没有谁天生好命,也没有谁本该贫穷,物质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思想贫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有人选择空顶一身皮囊,没有灵魂的光鲜亮丽的生存,而有些人即使窘迫,但却是有生命的,最终,一番作为只能是有生命的人创下,一副皮囊自然无福消受。所以,我可以活的拮据,但我不要活的只剩下皮囊。
网友评论